“你放心,評估結果到時候會統一公示,大家都是公平公正的……”連日來,在九號公管宿舍區塊辦公地點,68歲樓道長方阿姨積極協助區塊工作組成員做居民思想工作,在她的勸說下,一些原本不理解二七改造的居民配合開展了房屋評估。
自11月9日二七區塊舊城改造房屋征收評估工作啟動以來,像方阿姨一樣,二七區塊有近200名樓道長,這些樓道長年齡較大的八十多歲,小的四五十歲,他們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優勢和影響力,風雨無阻、樂此不疲地帶頭支持二七區塊改造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們不僅帶頭進行房屋評估,而且主動挑起重擔,干著這份沒有分文報酬的工作,成為了區塊改造工作中的一支生力軍,有效推動了房屋征收工作進展。
黨員不帶頭,誰帶頭
在房屋征收工作中,按照房屋征收網格化管理模式,二七區塊改造工程指揮部將整個區塊房屋征收劃分為18個工作組100個網格,每個網格至少包含一名樓道長。這些樓道長中有年近七旬的退休職工,也有熱心社區工作的在職黨員。面對二七區塊6000多戶被征收戶,這200名樓道長從9月份意愿征詢工作到如今進戶評估,他們心中都有一本明細賬:有多少戶居民,哪些是常住居民,哪些是臨時租客等。
“我是黨員,黨員不帶頭,誰帶頭。”方阿姨告訴記者,作為政府的重點工程,二七改造最終是為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環境,她沒有理由不支持。“想到化糞池溢出,污水橫流,我就希望早點搬出去。”方阿姨說,“大家住在一起三四十年了,鄰里感情都很好,拆遷后,大家也都散了,說心里話,為了這些老鄰居,搬走心里總會有些不舍,但是,作為一名黨員,我應該帶頭,應該理解、支持、配合房屋征收工作。”
因此,在本次房屋征收過程中,方阿姨不僅積極配合,還為指揮部的干部們分憂,主動做別的居民工作,希望大家都能支持政府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一些“門難進、臉難看”的居民轉變了思想,也表示理解、配合了。
一腔真情贏得群眾支持
“記事本、筆、聯系卡、房地產宣傳單……”12月2日下午,在六號七字巷北區塊辦公地點,76歲的王師傅清點好包里的“物件”,喊上左鄰右舍,跟著房屋征收工作人員坐上了看房車。
這些天,王師傅除了做居民思想工作,還組織大家一起看房。鄰居徐大姐說,原先樓道里的10多個住戶都不愿意征收工作人員進戶評估,在老王的耐心解釋,宣講政策下,現在他們都已經完成了房屋評估,還跟著王師傅到處看房。
“我們要提早準備,房屋征收了,我們希望找好新房就可拎包入住。”在車上,王師傅與其他住戶討論著。這已經是他和鄰居第8次去看房,在這之前,他已經組織了7次,每次,他總會叫上鄰居一起組成看房團,用他的話說,大家幾十年生活在一起,早已經是一家人。大家希望把新房買一塊,這樣大家就有伴了。
“單就考慮鄰里情,大家總有些舍不得,但是,改造畢竟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的面貌,也可以改善居住環境,所以我認為我們要學會執牛耳,抓主要矛盾,舍小家為大家,到頭來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王師傅說。
“樓道長就是我們征收工作的‘腿’和‘耳’,能走到我們無暇顧及的地方,能聽到我們聽不到的群眾呼聲。”說起這些樓道長,六號區塊聯絡員盛雪平感慨地說。
二七區塊房屋征收工作量大面廣、情況復雜,是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舊城改造項目之一,工作的強度、難度、復雜度可想而知。前期房屋征收工作的有序推進正是有了這些兢兢業業、樂于奉獻的樓道長們全心參與、全情投入,才能進展如此順利。據統計,截至12月4日下午5時,二七區塊房屋評估工作累計完成4182戶,占應評估總戶數的81.6%。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