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婺城區創建省級文明城區以來,大街小巷處處閃動著志愿者的身影。在街頭,有揮動文明指示牌的交通文明志愿者;在社區,有為民解決難題的黨員志愿者;在街道,有揮動掃帚的青年學生志愿者;在城市廣場、公園……如今的婺城大地上,一名名可愛的志愿者,一支支熱情的志愿服務隊伍,如一顆顆文明的種子,播撒愛心,傳遞文明,為婺城注入了越來越多的溫暖。
城市街頭的每一個十字路口,一個個穿著紅馬甲的交通志愿者提醒著過往的行人與車輛:“請走斑馬線,不要擁擠,等綠燈亮了再走,注意安全。”“每天早晚高峰期,我們交通志愿者的力量更充足。”志愿者葉大姐說,人流擁擠的時候,不少市民闖紅燈,一個勁地趕,存在安全隱患。除了文明宣傳外,有外地人問路或尋求幫助時,交通文明志愿者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然而,這只是婺城省級示范文明城區創建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美麗婺城,始于社區;文明城區,你我共建。“婺城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愛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于是,在城市的每一個社區,一位位帶著紅袖章的志愿者走上街頭,清理小區衛生死角。城東街道旌孝街社區的潘加蘭就是其中一位,每天,他都會沿著轄區走一走,撿一撿。為扮靚宜居家園,他們揮灑汗水。
同時,社區一個個志愿者服務站成立了。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志愿者的貼心服務。一支支專業的志愿者服務團隊,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了溫暖貼心服務。
“每周社區青年志愿者都會來陪我聊聊天,幫我做做家務,讓我感受溫暖。”城北街道鄭崗山社區的一位獨居老人說,因為腿腳不便,加之沒有子女在身邊,多年來,一直是社區工作人員和浙師大的青年志愿者每周定期來家中照顧,這讓他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在城中街道的西市街、明月樓、楊思嶺社區,都依據志愿者的特長成立了不同小組,開展廣場義工服務活動,法律援助、理發、修理家電……根據居民的不同需求,不同人才的志愿者們都會上門服務。
“這下好了,下次來填寫文明勸導巡查情況記錄時就不用帶老花鏡嘍!”為了方便在辦理各項業務時填寫各類表格及查看各項辦事流程等,在旌孝街社區辦事大廳,社區特地配置了兩副老花鏡,供前來辦事的老人使用。考慮到不同老人對眼鏡度數的需求不一樣,社區工作人員還特意配了一高一低兩副不同度數的眼鏡,拉近了社區居委會和居民之間的距離。
志愿服務隊員們的身影,志愿服務活動由點到面不斷擴展,形成遍地開花的喜人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婺城各個服務窗口,都能遇到志愿者熱情地為市民提供咨詢服務……
時下的婺城,“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像一支流動的火炬,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為了讓更多市民參與到創文明城區活動中來,志愿服務隊伍已深入城市的各個社區,在城區主要街道、交通要道、車站、廣場等地廣泛開展文明勸導活動。全區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人爭當志愿者”的社會風氣。
共建,共享,共贏……越來越多的婺城市民投身到創建當中,他們在用愛心播撒文明,為“兩美”婺城建設注入強大正能量,為婺城創建文明城區添磚加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