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有錢書記帶領大伙發家致富,是我們的福氣!”下張家村的村民一致認可這位勤勞樸實的全國勞動模范——錢瑞華。自1975年退伍回鄉,1976年12月起,錢瑞華開始擔任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黨支部書記,在這個崗位上已經默默地付出了三十多年,現在他既是竹馬鄉花卉協會會長,也是竹馬鄉園林綠化工程公司的理事長、助理經濟師。
作為下張家村黨支部書記,一直以來,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是錢瑞華最大的心愿。上任之初,下張家村經濟十分落后,交通也極為不便,村集體欠債36000元。當時的下張家村是婺城區的農業試點,但是種植水稻經濟發展緩慢,村民的生活還是脫離不了貧困。接著他又選擇嘗試種植蔬玉米等,經濟效應依然一直不明顯。后來,錢瑞華發動村民把土地集中起來,靠種苗木改善村里的經濟狀況。他多次自費外出考察,學習經驗,認定苗木發展這條道路之后,提出了“以茶花為依托,大力發展花卉苗木業”的思路,從羅店、安地等鄉鎮引進花卉苗木種植大戶,讓這些種植大戶帶動當地農民種花種苗木。錢瑞華讓種植大戶們到其他農戶手中承包90畝土地,并讓下張家的村民給大戶打工,順便學習花卉苗木的種植經驗。他希望村民通過三年的打工學習到種植經驗,然后出來自己當老板。但是錢瑞華的三年打工計劃實際上在一年后就結束了,因為村民們自身的勤奮努力,短短一年很多村民自己已成功當上了老板。
2000年,錢瑞華引進了國際山茶物種園、浙江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為周邊農村的花農提供了種植茶花的技術,創建了金華市茶花生產基地、花卉直銷市場,建立了婺城區竹馬鄉花卉協會,發展會員200多人。為了提高下張家村茶花的知名度,錢瑞華著手建立山茶物種園,因為山茶物種中包含著現有茶花品種中所沒有的一些基因,山茶物種中存在的這些特殊基因,為人們培育茶花新品種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建立了山茶物種園,就如同建立一本活的山茶屬教科書,是國內外學者進行山茶屬植物分類學研究的基地。
就這樣一步一步,錢瑞華在前面牽頭,帶領著村民開辟出一條致富道路,使全村經濟及社會發展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同時,錢瑞華始終把百姓放在心中,熱心公益事業,他多次捐資助學,扶貧結對,修橋建路。近段時間,錢瑞華正在忙于竹馬鄉垃圾分類工作與長湖治理工作,力求完善村民們的居住生活環境。在他的帶領下,下張家村先后獲得了省黨風廉政示范村、市級先鋒工程“五好”示范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獲得了村民們的一致贊譽。錢瑞華自身也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省級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這些榮譽并沒有讓錢瑞華沾沾自喜,他依然奮斗在苗木種植的第一線,依然把村里的工作放在第一位。下張家的村民們都夸贊他是村里的一個寶,總是為了村里的事情奔波著,做任何事情都盡心盡責。現在錢瑞華仍然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希望有一天能讓竹馬花木走向全國,邁出國門,那才是取得真正的成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