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白龍橋鎮畜牧業污染整治復墾驗收合格已發放284戶約2289萬元補償款及獎勵金;關停拆除協議簽訂率達92.4%
昨天下午,白龍橋鎮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工作驗收小組和讓長管理處干部到清塘下村,對養殖戶倪兆明和徐偉東的養殖場進行現場驗收。據悉,清塘下村共有54戶養殖戶,主要以奶牛養殖為主,再加上有不少大規模的養殖場,給畜禽整治工作帶來了不少挑戰。但在白龍橋鎮、讓長管理處、清塘下村的干部們的共同努力下,村上的畜禽整治工作突破了一個個難關,截至昨日,清塘下村已有52家養殖場簽訂了關停、拆遷協議,50家養殖場完成了復墾驗收。
自4月份開展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白龍橋全鎮干部充分發揚“5+2”、“白加黑”精神,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奔赴各自聯系村的養殖戶家中,宣講養殖場關停拆遷補償政策,并動員養殖戶關停拆除養殖欄舍。經過全鎮干部以及各村兩委的努力,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昨日,白龍橋鎮的395家畜禽養殖戶,已有365家簽訂了關停拆除協議,簽訂率達92.4%。不少養殖戶完成了復墾驗收工作,順利領到了畜牧業綜合整治補償款及獎勵資金。當前,全鎮復墾驗收合格共發放284戶約2289萬元補償款及獎勵金。
清塘下村養殖戶倪兆明的養殖場占地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共有2萬多只鴨子。在簽訂了關停、拆除協議后,倪兆明就積極聯系商家,騰空養殖場,抓緊時間著手拆除復墾工作。“在今年7月30日前自行拆除豬舍、牛舍并復墾的,磚瓦結構給予60元/平方米的獎勵,簡易結構給予30元/平方米獎勵。對超過規定期限沒有完成關停拆除復墾的畜禽養殖場,將依法強制關停拆除,不享受任何補助獎勵。”在聯村干部盛利振多次做思想工作后,倪兆明對畜禽整治政策也有所了解,他說:“雖然鴨子沒有補償款,但是養殖場可以享有補助獎勵,可以挽回部分損失。”目前,倪兆明在復墾后的地里種了少量植物,進行一段時間的過渡,等到下半年準備產業轉型,利用好這大片土地,種些苗木。
高橋村的養殖戶張梅翠有一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的養豬場,共有917頭豬,得知鎮上開展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而自己的養豬場又處在關停、拆遷的范圍內,在鎮、村干部的勸說下,養了30多年豬的她雖有不舍,但積極主動配合工作,在簽訂關停、拆除協議前,就著手騰空了養殖場,于5月24日簽訂協議后,馬上對養殖場進行拆除,并于5月底完成了復墾驗收工作。在區政府下撥資金到位的情況下,10個工作日內,張梅翠就順利領到了畜牧業綜合整治補償款及獎勵資金。高橋村共有27家養殖戶,除了張梅翠,其他養殖戶也積極配合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全村26家養殖戶于6月底完成了復墾驗收工作,順利領到了補償款及獎勵金。聯村干部陳明亮說:“還有一家奶牛養殖大戶因為補償款等原因,還在進一步地做工作。”
5月底,古方管理處的24家養殖戶都已經簽訂了關停、拆遷協議,其中23家已完成了拆遷、復墾工作;6月10日,白龍橋管理處怡村的19家養殖戶們完成了復墾驗收工作……在全鎮干部、各村兩委成員的共同努力,以及很多養殖戶的積極配合下,白龍橋鎮的畜禽整治工作有序進行,離今年制定的白龍橋鎮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的任務又邁進了一大步。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