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在調研白沙溪“五水共治”工作時指出:
切實將治水辦成惠民工程
3月10日下午,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健帶領區農辦、財政局、建設局、水務局、農林局、國土分局、規劃分局、環保分局等部門負責人以及白龍橋鎮、瑯琊鎮相關負責人對白沙溪“五水共治”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新城區工業開發與建設管委會主任蔣獻忠,副區長王金生陪同調研。
今年,婺城區決定要把白沙溪打造成“最美河流”。白沙溪為金華江主要支流,全長68.3公里,流域面積320平方公里,流經婺城區沙畈、瑯琊、白龍橋等鄉鎮,其中從金蘭水庫至金華江匯合口長17.5公里,河道寬度100米至180米。作為白沙溪的“河長”,王健實地走訪了臨江村虹路堤、賓虹西路白沙橋、玉山堰、新昌橋、古方橋頭、高田塍等地,仔細查看排污口、堰壩建設、河道整治以及村莊污水處理等情況。
在白沙溪與金華江匯合口,目前正在進行金華江一期治理工程馬海畈堤、虹路堤工程建設。其中,虹路堤總投資3000萬元,建設堤防2.52公里,為20年一遇堤防。在虹路堤施工現場,王健對照河道堤防圖例,詳細了解工程進展情況,并要求切實提高防洪水能力,逐步建成50年一遇堤防。沿著白沙溪城防工程,王健繼續徒步踏勘,認真查看河道排污口和河道衛生情況。在一個散發著陣陣臭味的排污口,王健停下腳步,當即發問:“這個排污口的水質有沒有監測,是否達標?”相關部門負責人回答:“這些主要是企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我們立即開展新一輪的水質監測,同時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把水引到污水處理廠。”
在調研中,針對存在的問題,王健在河道現場就給各相關部門開出了“任務單”:“河流沿線16個村莊的污水排放要一個個去監測,有問題的要盡快查清。”、“沿線養殖場的摸底調查工作要馬上進行。”、“對于污染源要分工業、農業、生活污水等類別細查,同時新城區的管網提升工程要加快建設。”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各自的職責分工“領取”任務,有的當場給出下一步治水計劃,有的相關責任單位準備幾家聯動,一起商討制定治理方案,盡快啟動治水治污工作。經過前期的水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就目前而言,白沙溪已具備打造“最美河流”的基礎條件。尤其是在白沙春曉沿線,已經呈現水清岸綠的美景。
就如何打造婺城區“最美河流”,王健指出,一是要全面調查,摸清家底。各部門分工合作,全面摸清畜禽養殖、排污口、截污納管等情況,系統開展白沙溪歷史文化研究,爭取3月底完成各項調查摸底工作。二是要規劃先行,制定方案。打造“最美河流”白沙溪是一項系統工作,需系統謀劃。“水清、岸綠、流暢、景美”是基本要求。此外,還需體現生態、人文、旅游、休閑等元素。三是項目抓手,統籌推進。項目作為方案的具體抓手,要按照“治標治本”、“遠近結合”的原則倒排項目計劃,列出責任人、時間表。在項目推進中,結合“三改一拆”、“四破”攻堅等工作統籌推進,倒逼企業和農村轉型升級。四是要加強領導,抓好落實。治水是一項長遠工程,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重整山河的勇氣,堅持走群眾路線,切實將治水辦成惠民工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