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農林局局長、及下屬部分站所一把手談2014年工作思路
實施三大工程 抓好六項工作
婺城區農林局局長 陳維良
2014年,婺城區農林工作的總體思路將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以推進農業現代化“8810”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深化牢固樹立服務“三農”,全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理念,實施產業提升、質量安全、生態保護三大工程,抓好六項工作,不斷推進我區農業現代化建設。
一、抓“兩區”建設,著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一是整合資金,統籌各類財政補助資金、項目資金、貼息貸款等用于農業“兩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二是招商引資,加快“兩區”范圍內土地流轉和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主體進入園區提供平臺;舉辦農業招商項目推介暨農投合作對接洽談會,吸引工商資本投資農業“兩區”建設。三是加強管護。建立完善農業“兩區”管護機制,完善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功能,力爭兩區建設范圍內100%完成上圖入庫。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重點對路、渠、電網、防護林等基礎設施進行維護,保障“兩區”長久發揮效益。
二、抓主體培育,著力提升規模經營水平。圍繞提高農民組織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加快培育農業新型主體。一要規范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進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土地流轉權益,鼓勵農村土地經營權連片流轉,實現土地集中開發,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二要大力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大企業創牌、技改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參與“兩區”建設和農產品基地開發,扶持企業做強做優;深入推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培育發展一批示范性合作社,推動合作社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三要積極鼓勵發展家庭農場。在政策、資金、用地等方面給予支持,助推家庭農場的發展,使之產生示范效應,帶動農民致富。
三、抓質量監管,著力提升安全生產水平。一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快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擴大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面積。加強農業投入品源頭管理,健全基地農產品生產過程登記制度,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強化農產品質量抽檢和檢測,組織農產品質量大抽檢,提高檢測頻率,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強農業執法。以蔬菜水果茶葉禁限用高毒農藥、“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為重點,組織開展“綠劍”集中執法行動,著力整治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三要加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認真落實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責任制,強化動植物檢疫、動物免疫,確保不發生重大動植物疫情。
四、抓污染治理,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水平。一是大力開展規模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到2014年6月底前,完成白龍橋桐溪流域、新獅街道通園溪流域的水環境整治;到2014年底前,完成排泄物治理60家,關停133家,整改完善210家。二是深入實施農藥化肥減量控害增效工。指導農業主體科學施肥用藥,大力推廣有機肥、配方肥、生物農藥,擴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三是認真抓好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和耕地地力評價,完善標準農田質量提升項目管理制度。抓好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實施,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探索建立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監測機制。
五、抓林業管護,著力提升森林婺城水平。一是大力開展綠化造林活動。按照“綠色婺城”和“森林婺城”的建設要求,實施“四邊三化”行動,大力推進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林區道路、森林河岸建設。二是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加強林木采伐、木材經營加工和木材運輸管理,做好征占用林地審批、山林糾紛調處、野生動植物保護、松材線蟲病防治等工作,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三是加強森林防火,確保無重特大火災發生。
六、抓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服務保障水平。一要轉變作風,深化爭先創優。堅持求真務實,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調研,強化管理,合力推動工作落實;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服務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擴大工作成效。二要勤學善思,提升服務水平。重視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的學習,加強形勢分析和應對能力,形成勤學、多思、善謀、實干的氛圍,不斷提高工作技能和服務水平。三是勤政廉政,樹立良好形象。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完善制度規則,推行承諾服務,提高工作透明度。大力弘揚艱苦創業精神,堅持勤儉辦事,高效辦事,樹立農林干部良好形象。
穩定糧食生產 促進農民增收
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寶良
2014年,婺城區農技站將緊緊把握“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提升糧食單產、促進農民增收”這一主線,切實開展農業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培訓、推廣,努力增強我區糧食生產綜合能力,提高科技水平,發揮區域優勢,優化品種和品質結構,推進糧食產業化進程,為我區糧食穩步增長,實現農民增收作貢獻。重點工作為以下幾方面:
1、繼續穩定全區糧食種植面積。2013年,婺城區糧食種植面積19.7萬畝;2014年,將繼續以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糧食單產為目標。
2、抓好旱糧生產。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旱糧生產的意見》(浙政辦發〔2013〕128號)精神,2014年將重視旱糧生產,加大資金投入,落實工作措施,開展旱糧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全區計劃建設省、市級旱糧示范基地20個,同時對符合條件的旱糧生產示范基地進行考核認定,促進全區旱糧生產發展。
3、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2014年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15個,面積11197畝,總投資1894萬元,通過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推廣先進適用科技,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和糧食生產合作化經營,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每個功能區都建立糧油高產示范方,實行社會化統一服務,大力推廣應用良種和先進適用技術,強抓“三新技術”推廣工程,做好社會化服務。
4、繼續抓好省級千畝示范片和百畝超高產示范方工作。2014年,將在白龍橋鎮東周畈、下楊畈,蔣堂鎮黃碧垅畈、洪村畈,瑯琊鎮新朱畈等地建設4個省級千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和1個超高產百畝示范方,推廣節本、增產、增收、增效技術和優良品種,使我區水稻單產水平有一個質的提高。
5、認真抓技術培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良種配良法,才能更高產。我站及時創新工作方法,拓寬服務內容,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開展科技下鄉活動、走訪種糧大戶、糧食專業合作社、贈送優良種子和實用技術等形式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和科技水平。
6、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是新時期黨在農村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實現農業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對于早稻種植面積直接補貼、油菜種植面積直接補貼、糧油種植大戶種植面積直接補貼和油菜、水稻種植面積良種補貼等惠農政策的落實,采取區政府統一工作部署,村委會統一造冊、公示,鄉(鎮)政府統一申報,區農財兩局共同審核確認的方式,把財政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到實處。
深化“五化”行動 推進轉型升級
區畜牧獸醫局局長張建中
2014年,區畜牧獸醫局將按照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方略的總體部署,堅持“生態優先、供給安全、調量提質、助農增收”的基本原則,突出創新驅動,優化畜牧業區域布局,調整產業結構,繼續深化“五化”行動,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確保不發生畜產品安全事件,確保不發生死豬漂浮事件。
1、深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整治工作。按照“調減過載、適度保有”的要求,結合“三改一拆”、“雙清”和“五水共治”行動,根據《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婺城區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劃分規定>的通知》力爭到2015年全區養殖總量調減20%,完成對禁養區的畜禽養殖場(戶)予以關停、拆除。
2、繼續做好畜牧業產業轉型升級工作。進一步明確種業發展目標,突出畜禽種業發展,推進全區畜牧產業的轉型升級,力爭十二五末將我區建成全省種業強區。開展金華兩頭烏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加強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全面建成瑯琊奶牛主導產業示范區和白龍橋種豬精品園區,完成蔣堂奶牛精品園的驗收工作。
3、繼續抓好畜牧業發展和動物防疫等扶持政策落實。進一步推進畜牧業畜禽良種化、裝備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排泄物資源化“五化”行動,廣泛推廣自動喂料線、自動清糞機、自動噴霧消毒、通風降溫設施、取暖保溫設備、視頻監控等設施的應用。
4、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科學防控工作。根據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通過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全民動物防疫意識,做好免疫注射工作,保證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強化免疫抗體監測和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等措施,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病的流行。
5、完善追溯體系建設。推進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電子出證和動物追溯體系建設,做好溯源基礎信息、動物標識、溯源設備等管理,指導鄉村防疫員、規模養殖場防疫人員做好動物防疫信息錄入上傳工作,特別是奶牛防疫信息的錄入上傳;開展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電子出證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動物追溯體系建設,確保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性。
6、加強動物檢疫管理。規范開展動物及產品檢疫工作,嚴把產地檢疫、查證驗證、宰前檢疫、宰后檢疫關、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關、加蓋驗訖印章關。對省外調入的動物及畜產品實行網上備案、審批、報驗,實現信息全省共享和全程監管。
同時,要進一步做好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監管、動物防疫案件查處、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工作。
抓好重點項目 建設綠色婺城
區林業種苗管理站站長應堂亮
2013年,婺城區完成綠化造林8200畝;完成森林撫育13000畝;新建林區道路60公里;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2個,市級以上綠化示范村(森林村莊)52個,竹馬杜鵑花精品園已被省林業廳列入現代林業精品園創建點;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統通過省林業廳驗收;桂花種質資源庫和杜鵑花種質資源庫獲省林業廳批準列入省級種質資源庫。
2014年,在森林資源培育方面,重點抓綠化造林和森林撫育,計劃平原造林3500畝,山地造林2000畝,森林撫育13000畝,平原綠化主要以城鎮、村莊綠化、路、河、渠綠化、農田林網建設為重點。山地造林重點推廣油茶、山核桃、香榧等木本油料,西南山區重點推廣紅豆杉、花櫚木、浙江南、紫楠、櫸樹等珍貴樹種。森林撫育通過割灌、除草、撫育間伐等措施改變林木生長環境,提高林分質量,主要安排在中幼林中實施。
在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方面,重點抓好東方紅林場油茶、油桐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婺城區華安園林苗木有限公司省級桂花種質資源庫和金華市永根杜鵑花培育有限公司省級杜鵑花種質資源庫建設,抓好省級杜鵑花精品園創建,蔣堂500畝杜鵑花示范基地建設。積極組織有關單位參加森博會、苗交會等展會,擴大婺城區花卉苗木知名度。
在綠化示范村創建方面,今年計劃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市級綠化示范村(森林村莊)12個。重點開展技術指導、村莊綠化堅持適地適樹、便于管理的原則,優先選擇鄉土樹種、喬木樹種、珍貴樹種、彩葉樹種、水果、干果等,少栽灌木,大力提倡營造片林、環村林。
此外,還要重點抓好項目建設和生態公益林管理。一方面積極抓好省、市項目申報工作,2014年重點抓好長防林工程、生態公益林、森林撫育、木本油料、珍貴樹種培育、林下經濟、林區道路、林業科技推廣等項目申報,助推婺城林業產業發展;另一方面組織好項目實施、驗收、績效評價等工作。生態公益林管理主要抓好資金發放和護林員管理。
開展土肥管理 加強植保測報
區植保測報土肥站站長鄭能文
2014年植保測報土肥站主要將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穩步提升土壤肥力工作。重點抓好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和省級“沃土工程”項目實施。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擴大測土配方施肥普及率,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開展土壤有機質提升秸稈腐熟還田技術,發放秸稈腐熟劑,重點研究水稻秸稈還田技術;開展紫云英種植,抓好冬綠肥示范方建設和田間管理;著手實施1.927萬畝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項目;結合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等項目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加大推廣力度。做好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普查土樣采集及制備。
(二)抓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近幾年農作物病蟲害總體上呈中等偏重發生,特別是水稻縱卷葉螟和褐飛虱“二遷”害蟲局部大發生,指導種植戶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做到早預警、早部署、早行動、早落實,牢牢把握防控主動權,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病蟲,抓住關鍵時期,指導科學防控,保護農作物豐產豐收。
1、加強病蟲害監測,準確掌握重大病蟲害發生動態;2、加強分類指導,達到農藥減量控害增效目的;3、加強宣傳發動,積極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4、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建立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基地,全面提升植保公共服務能力,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同時,要結合我區實際,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牢固樹立“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切實加強對植保服務組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學防控技術指導服務,充分發揮綠色防控示范區、統防統治作業區、全程科學用藥試驗區的示范效應,切實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改善生態環境,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 |
![]() |
![]() |
![]() |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