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問題被重視,被解決,常常帶來百姓的福祉,然而,民生無度,也會惹禍。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此乃生活哲理,常常被現實案例所驗證。
民生問題,民生呼喚,是各級政府為民辦實事的第一信號。這在轉型社會、社會問題頻發的當前,可看作是一種稱贊的行動規則。然而,民生走過頭,會變成“民粹”,許諾給民眾國力難以達到的福利,成為“空頭支票”,到頭來,帶來的不是福祉,而是禍害。我們需要的是從從實際出發,從實力出發,解決民生問題。
由于我們的作風問題、享樂主義造成民眾生活的不便、不適,需“照鏡子”,改進作風,實事實辦。而因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擺派頭,多用寶貴資金的,則要敢于“洗洗澡”,把真金白銀用在改善民生上。美國“底特律”市的宣布破產,希臘的政府主權債務危機之困的案例,警示我們,民生問題的解決很緊迫,但應該有序、重度重節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