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東西讓你憶起從前
民俗表演觀者如潮,叫好聲陣陣。同一時間在湖頭村休閑廣場北側擺設的婺城八大“非遺”展示,同樣人氣十足。婺城傳統油漆畫、婺城茶罐窯制作技藝、婺城傳統糕點制作技藝、婺城竹編制作技藝、婺城瓷器、王風剪紙、婺城根雕、布藝堆錦畫技藝,一項項深藏民間的老手藝,在歲月的積淀下散發出醇厚的味道、悠遠的氣息。
以婺城茶罐窯制作的茶具泡上一杯茶,就著傳統糕點品茗,一邊細細欣賞根雕、看一看現場“潑漆”的油漆畫、剪紙技藝……真是愜意非凡。因為當天這些“非遺”項目以展示為主,眾“攤主”都顯得十分“淡定”,觀者品嘗一兩塊糕點、討杯茶喝,或者請老師傅賜一小張剪紙作品,他們都會欣然應允。不見商人錙銖必較,又能欣賞各位“攤主”施展絕技從容,難怪一溜展攤前總是擠擠挨挨,人潮不斷了。
在現場,記者還發現,王風剪紙攤上的老師傅最受孩子歡迎。一問才知,老師傅就是王風本人。今年已經92歲的王老,投身剪紙事業80多年。戴著眼鏡的他,話語不多,但很和藹,一手紅紙、一手剪刀,只三兩下功夫,可愛的小動物、精美的花卉就在他手上誕生了。這樣的絕活,讓小朋友們驚嘆不已。溫馨的是,老師傅看著孩子眼巴巴望著自己手中剪紙作品,總是微微一笑,隨手遞送出去,搏得了孩子的歡呼雀躍。也因此,他的身邊始終圍滿了孩子。老人專注剪紙、孩童臉帶期盼地靜靜圍觀,這樣的畫面溫情脈脈。
胡登淦竹編攤則受到了老人們、媽媽們的追捧。胡登淦來自塔石,為了體現更豐富的竹蔑制品,他特意提前制作了幾套縮小版農用工具,小籮筐、畚箕等等,這些物什,讓中老年人深感親切,忍不住上前細細打量,拿起來摩挲一番。年輕的媽媽們則借機向身邊的孩子普及生活常識:這是迷你型的籮筐,和真正的籮筐樣子一樣,但大很多,是農民伯伯用來裝稻谷之類的東西的……
總有一只狗狗讓你喜愛有加
“小狗出生幾天才會睜開眼睛”、“幾周大開始長乳牙”……10月27日下午,一個金華市民都熟悉的聲音在湖頭村文化禮堂大舞臺上頻頻響起:本土名人阿樓(金華方言新聞節目《新聞節節棒》主持人)再次提綱主持婺城區民俗文化藝術節特色節目——寵物狗選美和才藝比賽。阿樓主持風格詼諧幽默,插科打諢功力深厚,又善于和觀眾互動,將現場氣氛“炒”得相當熱烈,整場節目高潮不斷,觀眾笑聲不絕于耳。
本屆寵物狗選美和才藝比賽,在征集民間寵物狗的同時,邀請了一些專業培訓單位的“優秀學員”參加,增加了節目的觀賞性。比如,義烏軍狼寵物警犬訓練學校選送的兩只馬犬,像兩名優秀戰士,展示出陽剛之美。它們所展現的才藝,不僅有簡單的站、臥姿勢,更有表現速度與力量的撲、咬動作。顯然,它們的“男子漢氣概”征服了觀眾,其中之一的“杰克”獲得了此次比賽冠軍。同時,它們還與其他三只馬犬組團參加了團隊賽,接力完成繞5個障礙、鉆3個架子、抵制3盤食物誘惑項目,以1分06秒的成績衛冕。
別以為專業訓練犬能完勝民間寵物狗,當天的比賽顯示,民間寵物狗同樣藏龍臥虎。在比賽現場報名的一只松獅犬,在主人精心照顧下,體態勻稱、毛色整潔靚麗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喜愛。而且在才藝表演環節,它與主人互動親密、配合默契,雖然難度不及專業訓練犬,但動作完成順暢,神態嬌憨可愛,最終拿下了一個二等獎。據它的女主人透露,這只松獅犬曾被人遺棄,而且后腿小有殘疾,落腳無力。幸運的是,它遇上了現在的女主人,自撿到它開始就對它寵愛有加。如今,一人一犬感情相當深厚,這一點從比賽中兩者的互動就可窺得一斑。
據乾西鄉宣傳委員王麗娜介紹,本次寵物狗選美和才藝比賽,全權由觀眾擔任評委。比賽結束后,前三排觀眾展開投票,根據票數排名確定一、二、三等獎。寬松的賽制、娛樂的氛圍,讓比賽現場十分輕松、愉快,由此吸引了不少圍觀者加入比賽隊伍。湖頭村的王黎黎說:“我本來是帶著狗狗去看表演的,沒想到現場不少觀眾覺得我家兩只阿拉斯加犬很漂亮,都慫恿我參賽,我一高興就真的帶著它們去亮相了。雖然最終沒拿到名次,但聽到很多人夸我家狗狗,心里還是很自豪的。”
寵物狗選美和才藝比賽成功落幕,負責組織、協調此事的王麗娜深有感觸:“當天比賽開始前,現場又有近10只寵物狗臨時報名參賽,讓我意外又高興。這樣的比賽,要的就是熱鬧又開心。看著這么多狗狗與主人相互配合、相親相愛,多好!”
續接宗譜承前啟后
10月27日上午,湖頭村文化禮堂大舞臺舉行了盛大的陳氏宗譜接譜儀式。金華北溪陳氏自始祖曾一府君(1198年)至今,已繁衍生息800余年。為了讓后代了解自己的祖先、方便追根溯源,北溪陳氏一族(由上陳、湖頭、雅宅、下天師、黃橋頭、西郊六個村組成)成立了“北溪陳氏宗譜續修理事會”,經過6年時間的努力,對陳氏宗譜進行了整理和續編。
唱響乾西“好聲音”
10月26日晚6時30分,乾西鄉“百姓好聲音”選拔賽拉開帷幕。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激烈角逐,鮑陽社區居民吳淑紅摘得桂冠。接下來,她將和此次選拔賽的第二、三、四名一起,備戰婺城區“百姓好聲音”半決賽,若能晉級,則有機會參加金華市“百姓好聲音”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