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巡禮{1}
![]() |
“敬祖宗,孝父母,……戒賭博,急賦稅!边@是白龍橋鎮雙牌村的45字祖訓。日前,借著文化禮堂的“六廊”建設,村里把祖訓從宗譜“搬到”了村民們最愛去的文化禮堂里,“廣而告之”。一旁的村民坦言,祖訓沒上墻前,還真不知道自己村的歷史文化如此深厚。
“村史廊、文化廊、民風廊、勵志廊、特色廊、成就廊的建成,能夠讓村民全面了解村里的情況,為文化禮堂建設增色不少!贝逯愇娜A表示,正是在婺城區委宣傳部的幫助和指導下,村上的文化禮堂建設明顯有了檔次和深度。
雙牌村的文化禮堂位于5個自然村的中心位置,去年8月開始建設,從原先只有300平方米的老舊禮堂重建到占地750平方米的大禮堂。村婦女干部周愛金告訴記者,文化禮堂已經成了姐妹們的“最愛”,每天晚上大家都會在那里蹦蹦跳跳。“以前室外活動擔心刮風下雨天,現在沒啥心事了。而且,不怕人多。”周愛金開心地說道。
“記得有一年下大雪的天氣,村里正好請了婺劇團來演出,我是一個晚上沒睡好覺!标愇娜A說,現在有了這個室內大舞臺,村民們想看什么演出,想什么時候看,都沒問題。而且,村民們還可以在里面打乒乓球、玩羽毛球,強身健體!坝辛宋幕Y堂,雙牌村這個大家庭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了。”他感嘆道。
記者發現,文化禮堂的一樓用于村民娛樂活動,二樓則建起了“善美講堂”,可以開展各類學習教育活動。在墻上的月度活動安排表上,10月份,村里將舉辦敬老禮儀活動;11月,消防、人口計生宣傳教育;12月,安排了年度文化活動。陳文華說,他們還計劃邀請專家來為村民上一堂國學講座。
在雙牌村文化禮堂,還有一個最具特色的展館,那就是“龍頭陳列室”,里面依次擺放著從大到小的3個“龍頭”。相傳,雙牌村有3個歷經300多年的神秘“龍頭”,每年正月,三個“龍頭”都會碰面一次,村里會舉辦隆重的“板凳龍”活動,而且,每年迎“龍頭”的那天總是冬陽高照,天氣晴好。
村上的老人告訴記者,三個“龍頭”一直庇佑著全村人民,有許多美麗的民間傳說!皳䝼,他們取自同一棵古老的大樟樹,是‘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女兒。以前分別寄放在3個自然村里,村民們為保護好他們冒過很大的風險。”老人感慨地說,如今,“一家三口”終于團聚了,也象征了雙牌人民的團結和諧,更見證了雙牌村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積淀,是雙牌文化之根脈。
據了解,為了建好文化禮堂,村兩委可沒少花心思。因為村集體經濟薄弱,100來萬元的投入,除了爭取上級相關部門的補助外,村干部是想方設法拉贊助,并得到了玉隆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贊助了60萬元用于文化禮堂建設。
“如今,硬件設施上去了,文化軟件建設也要緊隨其后,接下來,我們將發動群眾,組建更多的文化隊伍,舉辦更多的文化活動,讓老百姓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标愇娜A信心十足地說道,雙牌村的發展愿景就是要努力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兩富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