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工業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國際經濟復蘇乏力,內外需不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嚴峻形勢下,婺城深入貫徹落實“工業強區”戰略,以“經濟轉型提升年”為載體,采取了工業競賽、項目競賽、“雙千”活動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抓手,狠抓工業提質增效和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使工業運行呈現了“平開穩走向好”的發展態勢
這是前路艱難、披荊斬棘的半年,國際經濟復蘇的復雜性、曲折性進一步凸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增大,外需乏力與內需不振雙重疊加,給全區工業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小壓力。
這是奮力趕超、穩中求進的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沉著應對、運籌帷幄之下,全區上下以工業擴量提質為主線,以“2+6”工業園區為主戰場,突出“經濟轉型提升年”中心工作,扎實開展工業競賽和“雙千”活動,著力穩增長、擴總量、促轉型,使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
近日揭曉的婺城工業經濟“期中考試”成績單顯示,1~6月,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8.51億元,同比增長11.1%;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8.21億元,同比增長11.9%;實現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39.8億元,同比增長33.2%;累計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22.1億元,同比增長20%。
增勢漸升實現“半年紅”
上半年,婺城工業企業總體運行平穩,主要指標呈穩中求好的發展態勢,工業經濟“上半場”領跑步伐鏗鏘有力。
工業生產“回升趨好”。從今年上半年的總體形勢看,工業生產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且增長幅度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婺城新城區和金西開發區分別以14.3%和15.4%的增幅引領發展,新城區和金西對全區工業經濟增長分別拉動全區經濟增長6.75個百分點和3.98個百分點。從主導產業看,產值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的有紡織服裝、建材,紡織服裝產值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18.4個百分點,建材產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9個百分點。從行業發展看,汽摩配行業企業產值增幅上升的11家。紡織服裝呈現快速發展勢頭,行業整體表現不俗,產值同比上升的有18家,興華皮件、萬福染整、愛德織物等三家企業銷售產值同比增幅都在100%以上。
工業投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從行業看,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項目投資增長較快,如汽摩配、醫藥化工、裝備制造等行業投資均保持較快的增速。從區域看,金西經濟開發區引領工業投資繼續攀升,累計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12.38億元,增長65.1%。重大工業項目中列入金華市“雙千億投資系列工程”工業項目共36個,計劃總投資92.6億元。截至6月底,已開工29個,開工率80.5%,累計完成投資7.17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3.8%。
外貿出口逆勢增長。前6個月全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37億美元,同比增長73.01%,其中自營出口額6.12億美元,同比增長74.53%,實現自營進口額2491萬美元,同比增長42.45%。外貿出口額完成年度工作目標進度和增幅排名分別位列全市第二、三位。
咬定目標 接力“下半場”
從當前形勢看,世界經濟仍處于震蕩調整之中,國際經濟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要素成本上升、產能過剩等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轉變,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就我區而言,工業經濟發展仍存在著諸多的要素制約,多數企業對下一步生產經營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因此發展預期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
著眼于化解國內外經濟形勢引發的不利因素,我區將以汽摩配、信息產業、農機裝備制造、五金工量具、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為平臺,加快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的開發研究,促進產業集群發展。進一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加快技術改造,不斷提升產業集聚度,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為打好工業經濟“下半場”,首先,我區將盯牢重點項目,切實儲備好一批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競爭能力強的好項目,扎實做好儲備項目基礎資料的收集完善工作。努力做好省市重點技改項目和“雙千工程”項目包裝申報工作,爭取更多項目進入省市政策盤子。支持引導企業開展“四減兩提高”、“機器換人”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改造,提升企業設備自能化、自動化水平。其次,圍繞工業經濟發展目標,優化企業服務,繼續深入開展“千名干部進千企,千方百計解難題”活動,加快對前期收集的難題的破解力度,建立“一群千企”QQ服務平臺,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一批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難題。
抖擻精神打好“下半場”,接下來的三季度是關鍵期,全區上下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生產工作,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困難,進一步鞏固增長基礎,確保工業經濟保持“平開穩走向上”的良好態勢。可以預見,通過各方的群策群力、合力興工,我區的工業經濟一定能夠圓滿完成預期目標和任務,實現“全年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