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金龍路以南的橫大路村,這里雖地處集鎮,地理位置優越,可村容村貌與以北的葉店村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村中心走了一圈,民房大都低矮、破舊,村內道路狹窄彎曲,原先的曬谷場更是雜草叢生。在一處民房里,來自貴州的張大姐正在門口加工假發辮,她告訴記者,她在這里住了好兩年,因為房子破舊,所以租金比葉店村便宜。記者發現,不少的廢品收購戶也成了村里的“租客”,而房門口堆積著各式廢舊物品。
再往東面走,更讓記者驚詫的是,如果不是橫大路村兩委的招牌懸掛在那里,記者不敢相信,這幢只有一層的泥巴房竟然是村辦公場所。正在打掃的村委干部戴顯芬說,她30年前結婚的時候,這辦公地點就是這樣了,近幾年只是粉刷過而已。記者發現,如此“寒磣”的辦公場所,粉刷的也只是門面和里面,而后背依然是泥墻裸露。
一個與葉店有著同樣優越位置的村,本該在這些年也可以“舊貌換新顏”,讓村民們享受優美的居住環境,緣何村容村貌止步不前呢?“村上沒錢,幾屆村兩委都想干事,想把新農村建設搞上去,但村集體唯一的收入只有村辦公場所幾間破房子一年四五千元的租金。”村支書倪建兵感嘆道,不敢啟動,更不要說想造一幢像樣的辦公樓了。
記者了解到,橫大路村有400多人,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于外出打工,這幾年,村民的家庭條件是一年比一年好,不少農戶也造起了新房,舊房拿來出租,可村上整體的居住環境卻是年年沒有變化。看著對面的葉店村就像個花園式的住宅小區,村民們要求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愿望極高。聯村干部寧建華說:“我剛來橫大路聯村的時候,聽老百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新農村建設,你辛苦點,吃力點哇’。”
“老百姓有愿望,村干部也有決心,鎮、管理處又重視,雖然橫大路村起步晚,但只要肯干,我辛苦點、吃力點,沒有關系。”寧建華表示。自從聯系橫大路村以后,寧建華幾乎每天都往村上跑,每次村里開會,他都不忘“吹吹風”、“鼓鼓勁”,希望村兩委干部把眼光放遠。“先把新農村建設基礎工作做好,再接著實施農房改造工作,房子造起來,物業出租,壯大村集體經濟就有望了。”
記者在采訪之時,也欣喜地看到,如今的村兩委已經敢于正視問題,有了動力和迎頭追趕之勢。去年,村里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雖然花了半年時間統一思想,但終于啟動了污水治理工程;今年,又對村中的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道路干凈整潔,目前已經到了硬化掃尾階段。當然,一邊進行村莊整治,另一邊,村兩委積極包裝項目,跑鎮里、跑部門,向上爭取資金扶持。“最近,我們要盡快爭取上級的補助到位,因為接下來,還要開展村里的美化、綠化工程。”村主任陳立新說道。
當然,要追趕,還有很多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困難要面對、解決。倪建兵表示,既然當了這屆村干部,就應該為村民多做些實事。而且,鎮里也很支持村里建設,“我們再不好好把握婺城新城區建設、白龍橋集鎮建設的機遇,錯過了就真沒了。”他坦言,新農村建設既然已經開了頭,只要老百姓說好的,村兩委干部就會繼續干下去。他們也很希望在新農村建設中,能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