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仍然還是主戰場,工業不強,發展就缺乏支撐
引進企業人才
助力企業發展
李慶躍代表:現在我們外貿企業用工荒、訂單荒等問題都比較嚴峻,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這就需要人才引進。現在我們企業正在開發新型材料,有來自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專家,也有跟中科院的院士合作,但是在人才引進上還有欠缺。人才的投入是企業最好的效益。盡管我們企業對人才有較好的待遇,比如博士生來我們公司工作給予30萬的安家費和100萬的年薪,但是整體的人才引進環境還有待提升,所以希望政府能在人才引進方面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
王平委員:食品行業,關系民生。該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政府和大眾監管,更需要通過行業自律來實現。從目前的現狀看,對食品生產的監管只針對企業法人、負責人。事實上,保證食品安全必須從每一位生產者、經營者入手。這就需要培養或者說讓企業獲得高素質的就業人員,由此實現自身管控。當前的食品企業,大多從小、微開始,逐步做大做強。因此,僅靠企業自身力量,很難令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得到根本提高。在此呼吁,政府部門加大對食品行業的關注力度,通過建立行業協會,建全相關機制,更進一步規范行業標準,增加就業人員社會責任感,實現“原料有問題,工人可以拒加工,而且有渠道進行舉報,更可因此獲得獎勵、榮譽”的行業規則。
葛炳灶代表:在人才建設方面,現在我們都比較注重高級人才的引進,但是加強擇業教育也很重要。現在在金華打工的外地人占企業用工的40%。金華本地的初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其實完全可以解決這部分用工問題,但這批人大部分在外地工作。所以能不能本地的學校和企業之間合作,加強學生的擇業教育,讓他們來為金華本地作貢獻。
周國宏委員:現在企業壓力太大,原材料上漲,人工工資上漲,各種管理費用增加,但企業利潤空間有限。企業生存困難,建議政府多為企業考慮。在減負上給予支持,在辦事效率上再提高。政府辦事要實實在在,不能貪大求全,在企業土地利用率,畝產稅收上考核企業。
鄭榮光委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對企業要重投入,興實體。但具體投資方向迷茫,建議政府多指導。同時在企業減負上給予支持,企業轉型有困難,希望有關部門邀請專家進行引導。
葉偉斌委員:用工荒,加大職工培訓技能培養,建議開設職工技能培訓學校,為企業輸送技能人才。
尹春龍委員:臨江生活設施配套功能滯后顯現,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有困難,存取款不方便,一般都要到白龍橋集鎮上才行。盡量建設園區職工公寓便于出租,教育、文化、體育設施跟上才能解決招工難問題。
徐建忠委員:怎么樣留得住職工,培訓隨著企業改制有所淡化,員工要求也越來越高,比條件待遇而不比業績。作為企業管理人,現在壓力越來越大,職工流動性大,建議政府加強對企業職工的培訓,在培訓學校安排上課,既要進行技能培訓,也應該進行道德培訓。
王和源委員:政府要對企業員工進行一些培訓,要加強引導。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提供一些優惠政策,畢竟企業發展大多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