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片荒地一直很頭痛,荒草長得非常快,每學期都要請人除草,但是過段時間就會瘋長,效果不好,特別是金華創衛的時候更是頭痛。后來,學校一些老師提議,何不把這片荒地改造成植物園呢,這樣還可以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勞動實踐的基地。”婺城區東市街小學校長莊正標告訴記者,“改造成植物園后,它的效果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孩子們都很新奇,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勞動實踐的平臺,而且還對教學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昨日,記者在婺城區東市街小學采訪時看到,學校大門口的植物園,種著各種蔬菜,絲瓜、茄子、四季豆、辣椒、毛豆等10余種常見蔬菜,以及紅薯、花生等作物,滿眼綠意,一派生機。正在帶孩子們觀看植物結構特點的校長莊正標也把科學課放在了學校的植物園進行,孩子們在校長的帶領下,正認真而興奮地觀察植物的生長。五(一)班的陸佳佳同學說,“通過直觀的方式觀看植物的生長,我更容易掌握所學的知識,平常,我和同學們在植物園一起拔野草,一起幫忙,大家都非常開心和快樂。”
在市區學校,在面積大多比較狹小的校園里,像東市街小學這樣占地有1000平方米的菜園,最高興的莫過于孩子們。東市街小學目前共有十幾個班級,300多名學生,菜園總共分成十多份,每個班級都有百來個平方,各班種什么菜、種的好不好,都看各自班級自己。校長莊正標告訴記者,“等到豐收的時候,孩子們都可以帶些回家,學校食堂也會把孩子們的勞動果實燒起來大家一塊兒吃,孩子們都十分開心。”
五(一)班的龔玉靜說,“她在自己班的責任地種植了四季豆、毛豆等蔬菜,日常,自己和同學們一起在地里勞作,為菜園除草、松土、澆水,別說有多高興了,看著種下的蔬菜在自己的勞作下漸漸長大,一直到成熟,然后收獲,自己也學會了如何在勞動中獲得快樂。”
“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僅讓孩子們在勞動實踐中學會團結協作,使他們增強勞動意識與責任心,而且讓孩子們在勞動實踐中獲得快樂。同時,菜園變綠了,學校門前的環境變整潔了。更重要得是,孩子們在勞動實踐中得到了成長。”莊正標說。
莊正標告訴記者,“如今,植物園在大家的精心維護下,已經成為學生勞動實踐的基地,孩子們在勞動中快樂成長,在成長中收獲喜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