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精品園獨占鰲頭
——記婺城區龍門省級特色漁業精品園
這里,山巒懷抱,環境幽靜;這里,水質優良,水量充足;這里,管理規范,品質優良。這里就是瑯琊鎮泉口村——婺城區龍門省級特色漁業精品園的基地所在。
龍門省級特色漁業精品園于2010年列入第二批省級漁業園區創建點,其創建主體為浙江黿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初建于2008年3月,原本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養殖場,通過對甲魚實行生態化、精品化養殖,短短幾年迅速成長為婺城區農業龍頭企業。該公司依托其優越的生態資源環境和良好的地理位置優勢,引進優良的養殖品種和先進的養殖技術模式,大力發展高效、生態、循環、立體養殖,積極推行安全、健康、有機的標準化生產,并通過融合當地鄉土文化與漁業文化,努力打造具有文化品位和高附加值的特色漁業品牌。
在龍門漁業精品園里,每口養殖甲魚的塘邊,都有一個太陽能水質監測器的小設施,你可別小瞧的這個小設施,它可以對甲魚養殖池的水溫、水質等各種環境因素進行24小時監測,從而保證甲魚生長環境的安全。
精品園通過依托水質監測系統等高科技設施,以及各種生態養殖方法,把農藥、飼料等各種可能對甲魚生長產生的不利影響被降到了最低。一方面,養殖基地選取了原生態的山坳地帶,養殖水源則直接采用國家一級飲用水源沙畈水庫,養殖基地綠化面積達到了20%,從大環境上保證了甲魚生產環境的原生態。另一方面,水質監測系統、底部增氧設施、污水處理池等現代農業設施又使甲魚生長環境得到了第二層保護。此外,從這里銷售出去的甲魚,還有統一的數字化標牌,從種苗孵化到品質檢驗的每項信息,都有完整的成長檔案。公司負責人楊建忠介紹:“我們把甲魚跟黃鱔魚等混養,提高整體水體利用,在水面種植空心菜,凈化水質,增加收入,給鱉提供一個安逸的環境。另外,甲魚吃的餌料都是螺絲、雜魚、蚯蚓等天然原料為主食!
據了解,龍門漁業精品園有甲魚養殖場水面養殖面積400多畝,目前已按現代農業園區標準建設了360畝優質生態鱉養殖示范區、20畝甲魚種苗培育池及配套設施,形成“集中連片、布局合理、形狀規則、設施配套”的標準甲魚塘,并實行全生態養殖模式。園區負責人楊建忠預計,等到該精品園區全面建成后,年產值可增至1400萬元左右,年可凈增收270萬元,無論是銷售額還是利潤額,將比建成前翻一番。
今年5月23日,省政府副秘書長陳龍在副市長蔡健的陪同下,檢查了龍門省級特色漁業精品園。
陳龍對龍門省級特色漁業精品園的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該園區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圍繞“精”字抓建設,突出“品”字促提升,使園區建設卓有成效,要求龍門省級特色漁業精品園下步要豐富漁業產業內涵,開發科學養殖模式,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全省提供可看、可學、可推的經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