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三十三載護士路
——記婺城區“十佳護士”卜俊
“如果有來生,我還會選擇當護士”。這是婺城區“十佳護士”、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卜俊的心聲,也表達了她對護士這份職業的眷戀和熱愛。
1978年,高中畢業的卜俊被招進了瑯琊衛生院成為一名護士。因為并不是衛校畢業,醫院的一切對卜俊來說都是那么陌生。但倔強的小姑娘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她從頭學起。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卜俊只是淡淡一笑,“沒什么的,當年只是覺得白衣天使這份工作很光榮,我要盡力做好而已”。她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專業提升很快,7年之后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護士,可她并沒有滿足。1985年,卜俊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寧波衛校,進行了三年的專業學習。
1988年剛從衛校畢業的卜俊來到了東溪衛生服務站也就是婺城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前身。當時的醫院設施簡陋,只有1個留觀室及3張留觀床位,醫院人手也少得可憐。可就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崗位上,卜俊一干就是23年。23年來她見證了醫院的發展,看到了新的綜合大樓拔地而起,看到了醫院的設施設備不斷完善。可以這么說,卜俊是看著這家醫院成長起來的,她的付出,只有她自己清楚。雖然在這二十幾年當中,卜俊也多次有機會調到城里或者更好地醫院,她是這樣說的:“我是看著這里成長起來的,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不過。這里的老人都親切地稱呼我為丫頭,我兩天沒來上班他們就會問丫頭到哪去了?你說我舍得調走嗎?”
三十三年的護士路對卜俊來說有太多的辛酸和感慨。當遇到不理解的病人時,她總是默默忍受,笑臉相迎,用真誠的服務化解一次次的誤會。在卜俊看來,做護士要膽大心細,細微之處往往能見到真情。當過護士的人都知道給小孩扎針吊鹽水是非常困難的,有時一針往往扎不到位。而孩子的父母總會不停抱怨,有時甚至謾罵。有一次,年輕的護士幫小孩子扎針,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面對孩子父母的抱怨,年輕的護士不知所措。卜俊走了過去接過了護士手中的針頭,一邊耐心勸說孩子的父母,一邊給年輕護士講解技術要領,一場矛盾就這樣輕松化解,事后她又安慰年輕的護士。年輕的護士說:“卜護士長在工作上很嚴厲要求我們,不允許出半點馬虎,但在生活上卻時時刻刻關心著我們,只要有困難她都會幫助我們,私底下我們都喜歡叫她老媽。”“從事護士職業遇到些委屈在所難免,當工作中遇到委屈時我會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來安慰和鼓勵自己。”卜俊是這樣告訴我們。
當然三十三年的護士路也帶給她許多感動。在這些感動中,卜俊印象最深的就是2009年9月。有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突然找到正在忙碌的卜俊,老太太從懷中掏出一個包裹遞給了她。當卜俊打開用毛巾包得嚴嚴實實的包裹時,她頓時愣在了那里。老太太說:“卜醫生,你還記得我嗎?我是白龍橋鎮周家村的,上次你利用休息時間來為我們體檢,以前還從來沒有人為我們上門服務的。我們家的紅薯熟了,我煮了幾個給你帶過來了”。看著還有余熱的紅薯,淚水在卜俊的眼眶里打轉,多么樸實的老太太。這一刻,卜俊覺得自己很幸福。像這樣的感動還有很多很多……近年來,身為婺城區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的卜俊,仍然堅持在臨床一線參與值班工作。她是全院護理工作的帶頭人,護理管理工作的實踐者。曾在區衛生系統“抗擊非典暨紀念建黨82周年演講比賽”中獲三等獎,先后被評為區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市文明禮儀先進個人,還多次獲得優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時光荏苒,歲月飛逝,當年人們口中的“丫頭”如今已成為年輕護士們口中的“老媽”。“選擇護士這份職業我無怨無悔,假如有來生我還會這樣選擇。”這就是卜俊,一位從事了三十三年護理工作的護士給我們的答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