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審批規范化 日常監管人性化
近日,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婺城分局城北中隊執法人員的陪同下,記者來到城北街道洪源社區,看到了浙贛鐵路北側空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建房景象。據介紹,這些建房戶均為該社區因舊村改造而需異地安置的村民,共35戶,經過多方努力,這些村民終于順利圓了自己的“住房夢”。
2002年,洪源社區實施了舊村改造,35戶需要異地安置的村民辦理建房審批后,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一直沒有落實安置地塊,這成了35戶村民及社區班子的“心病”。近年來,經過城北街道等部門的共同努力,安置地塊終于在今年上半年得到落實。根據規劃要求和規劃設計技術規范,6月份,35戶建房戶統一到建筑設計院設計了圖紙,并得到規劃部門的許可,房屋建設的技術標準也符合國家技術規范。7月份,部分村民陸續開始打地基,目前,已有28戶正在搶抓時間建設新房,其余村民也即將陸續開工建設。
據了解,為順利開展此次農房建設工作,洪源社區積極召集各建房戶商談建房管理工作,并推選了3名建房代表負責日常建設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工作,同時確定一名村干部負責。經城北街道牽頭,金華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婺城分局城北中隊負責相關的日常監管工作,一方面及時向在建戶宣傳建房法律法規與政府部門的會議精神,明確建房規范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在建戶的自覺性,使其遵章守規,嚴格按圖紙施工。另一方面,建立農房監管網絡與責任機制,明確監管職責,確定責任人,同時加強對日常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建立一戶一檔,對房屋的建設進度進行跟蹤記錄;對未按圖紙施工建設的,發現問題后及時要求戶主進行整改。
城北中隊的執法人員在日常監管中,既嚴格要求,又誠懇待人,經常走訪在建戶,掌握第一手情況,及時幫助解決難題,取得在建戶的理解與支持,推動整個建房工作有序開展。目前,所有在建戶均能自覺地按圖紙施工。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