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刀總關情
——記婺城區“十佳醫生”周紹金
在認識周紹金的人眼中,周紹金是個“怪人”。1995年,時任羅店鎮衛生院院長的他毅然辭去院長一職,自愿退居到業務副院長的位置。在此之前,他已當了15年的院長。他的這一舉動,讓認識他的人,不管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在他自己心中卻有一把算盤——專心研習小針刀。
說起研習針刀的最初原因,周紹金說:“當時考慮有兩點,最重要的就是想把醫院辦出點特色,因為在當時來說走特色?浦,才是一個基層醫院的發展之路。其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職業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我認為如果能把針刀的技術學到家,還是很不錯的。”
從1995年周紹金參加浙江省針刀培訓班算起,至今,他與針刀結緣已有15年。
“針刀,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是中醫的針,西醫的刀!敝芙B金介紹。記者看到針刀長短不一,短的只有5公分,長的有10多公分,直徑有0.8毫米粗,頂頭分別有斜斜的刃口。周紹金說:“針刀,可以扎、切、鏟。主要解決組織粘連的問題,達到松解的作用。短的解決表淺的關節組織粘連,譬如肩周炎、肩鞘炎等癥;長的針刀解決深部組織的粘連問題,譬如股骨頭壞死、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如果是陳舊性傷痛,就必需用針刀才能根除。”
83歲的吳阿根是羅店鎮張家村人。12月14日,他因為腿關節痛,特地走了好幾里路來到醫院找到周紹金。周紹金仔細查看了他的腿關節,對他實施了針刀手術。10分鐘后,記者在手術室外看到,做完手術的吳阿根的傷口上僅僅貼著一個創可貼,而且他的腿關節也不痛了。吳阿根告訴記者,他患骨性關節炎已有30年了。十年前,他曾到市區多家大醫院治療,醫生都建議他動手術,換關節,至少花費2萬元的醫療費。面對高額的醫藥費,吳阿根退縮了。他找到周紹金,花了幾百塊錢接受針刀治療。從那以后,他的關節再也沒痛過,而且還能下地干活!笆炅耍罱业年P節又痛起來了,我相信周醫生的針,不管多遠,我都要找到他。”
因為有針刀這一絕活,周紹金有很多頭銜。他目前兼任世界中醫學會聯合針刀醫學會理事,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委員,是中華脊柱醫學名醫會名醫,中國針刀醫學雜志特邀編委。不僅如此,他平易近人,對待每一位病人都很耐心。他見吳阿根行動不便,很自然地走出科室,為他辦理掛號、繳費等手續。
周紹金說:“我喜歡搞業務,每次聽到病人說的腰、肩不痛了,我就感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當聽到病人說他的病還沒有好轉時,真像一枚針刺到我的心里。這也讓我明白,醫學無止境!睘榇,在業務學習上,他孜孜求之。每年他都外出參加學習交流,每年都要花1000多元錢買書。平日里,只要有空余時間,他也堅持看書做筆記,總結臨床經驗。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和總結,他摸索出一套采用“針刀松懈—手法矯正—中藥疏通”主治頸肩腰腿痛的三聯療法。
作為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周紹金還分管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他所分管的羅店鎮彈子下村、里村隸屬偏遠山區。因為每天?撇∪硕,利用上班時間下村是不可能的事,他就利用休息天或晚上,自己開著摩托車下村服務。在年近花甲之年的周紹金心中有一個信念:“做一名群眾需要的醫生,一輩子做個好醫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