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風雨見彩虹
——“婺城新安江水庫移民”安居紀實
新安江水庫煙波浩淼,千余座島嶼鑲嵌在碧水的明鏡之上,因此被稱為“千島湖”。目前,千島湖年接待游客500多萬人次,被臺灣游客和媒體評為臺灣市民赴大陸旅游的三大熱點之一,與北京、長江三峽齊名。2001年千島湖被評為首批中國AAAA級旅游區。2002年被評為全國保護旅游消費者權益示范景區和浙江青年文明號示范景區。2010年4月18日,千島湖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殊榮。
與千島湖所展現出的輝煌相比,“新安江水庫移民”的生活被大多數人忽視。他們和他們的子女們為中國水利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奉獻,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省開始對這部分移民進行項目扶持,但資金比較少,成效不明顯。直到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轉發水利部等部門關于加快解決中央直屬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3號)后,明確了中央直屬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工作的原則和任務,加大了對移民扶持資金投入的力度,在各級有關部門的關心下,“新安江水庫移民”的生產和生活近幾年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穿越了半個世紀的風雨之后,他們終于盼來了希望的彩虹。
2002年,婺城區共有“新安江水庫移民”3048人,分布在蔣堂、瑯琊和蘇孟等3個鄉鎮11個行政村。中央的相關政策出臺后,婺城區民政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制定了六年規劃并有序實施。2003年至2009年,六年規劃實施累計總投資為2558.98萬元,其中庫區建設基金投資347.9萬元,地方配套投資2211.08萬元(省扶持資金488.84萬元)。這些投入有效解決了移民生產生活中道路交通、人畜飲水和用電等生產生活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隨著《國務院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國發〔2006〕17號)的貫徹執行,“新安江水庫移民”還同時享受到每年600元直接補助到人,為期20年的長期扶持。各類移民扶持政策的實施促進移民村經濟發展和移民的增收致富,共享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雖然現在‘新安江水庫移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我們仍要不遺余力地關心他們,因為他們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的犧牲太大了!”婺城區民政局黨組成員金中南感慨地說。他一直負責“婺城新安江水庫移民”的相關工作,他的話道出了所有了解“新安江水庫移民”那段歷程的人的心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