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災難發生后,總能聽到一句話:“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這句話的份量是非常重的,也是深入人心的,因為它關乎每一名被困難友的生命!
然而,筆者卻以為,能不能將災后說的這句溫暖人心的話放在災前說呢?如果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時時做到“只要有一絲隱患,就要有百倍警覺”,那么,災難的發生率是否會直線下降呢?據有關報道稱,王家嶺礦難發生前,有關責任人已經接到過井下巷道小范圍滲水的報告,就是因為當時的責任人漠視工友生命,僥幸地以為“無大礙”,才最終導致了153名礦工被困井下的慘劇!
筆者認為,問責制度應該日常化,
誰接到了隱患報告,誰就要負責解決;誰說“無大礙”,誰就要負責到底,讓當事者真正負起責來。惟有這樣,小隱患才不至于釀成大悲劇。以先例為鏡子,化悲痛為教訓。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武裝自己,多一份警覺,就會少一些隱患,切莫待到“亡羊”之后再去“補牢”,那樣既救不了已經“亡”了的“羊”,也救不了自己,真正是“為時已晚”矣。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