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其實是玉皇大帝宮前的金龜,經過多年的修行,已得到了宇宙靈氣,法術高強,有一天,金龜看到凡間大片土地,瀟河無水,田稻被曬得如同干草,老百姓干渴得舌燥唇焦。金龜心腸十分善良,就把天河的水偷偷往下界噴灑,大降陣雨,老百姓都高興得手舞足蹈,巡守天河的水神向玉帝稟報了金龜私自偷降雨人間的事。玉帝大怒,斥責金龜擅自動用天河水,犯了“天條”,于是罰他下凡人間為人,指派天庭侍衛押金龜到人間投胎,這位天庭侍衛官十分同情金龜被貶罰,很想擇一戶高貴人家讓金龜投胎,召來幾位城隍和土地夜詢問,可是有一戶人定,幾代究苦,妻子懷胎就要臨盆之時,金龜立即表示愿意去這戶人家投胎,就在一個山麓下留下原身,靈魂跟隨土地爺飛去黃盆村,從產婦的肚臍進入胎嬰的肉體。這時,產婦戶中金光四射,紅光江滿屋,產婦覺得腹內一陣轉機,嬰兒就產生了。其時為晉代,成咸和三年(公元328年)。
這家人姓黃,三年之前得了長子,取外“初起”,意思是希望從兒子這一代起,能擺脫貧困厄運。現在次子出生時,出現金光、紅光,不知道是什么古怪,他希望次子能平安地成長,就取名為“初平”。黃初平八歲就在家放羊,性情純潔靈存在慧,孝長尊幼,勤而好學,鄉中父老都贊他圣賢。在黃初平十五歲的那年,有一天他在金化山下放羊,有一只小羊失足受傷,他就細心為小羊療傷,小心護理,小羊依偎著他的膝下,甚為感動的樣子。黃初平頓感悲傷,想到小羊長大以后,必然受到屠宰,幫而起了惻忍之心,十分煩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恰好有一位道人經過,問初平為何如此的煩憂,初平就將原因說明。道士問好黃初平想小羊怎么樣,初平說希望羊能長生不死,道士說這就簡單了,于是施展法力把羊化成白石于山間。初平見了很驚奇,覺得很玄妙,同時起了修道之心,懇求道士收納他為初平回答說:“徒兒篤信不移,不辭勞苦,無牽無掛,但求學道成功。”道士聽了笑著說:“你有修道慧根,況且很有仙緣,只有勤于修煉,心成正果,你如此有恒心,老道就答應你了。”道士將黃初平引入赤松山的金華古洞,理悟修道玄機,刻得法道。
初平回到家鄉,其父母已經仙逝,只見到他的哥哥黃初起,于是初平告訴哥哥他四十年的經歷。哥哥問起初平當年的山羊到哪里去了,初平說仍在山中,哥哥不相信,于是初平就帶他哥哥到山上看,只見一群白石,哪里有山羊呢?只見初平口念法咒,將手執的拂塵向山一揮,一聲“羊起”,山上的白石頓時應聲而起,變成千萬只羊。他哥哥頓然覺悟到道法的玄妙,于是與弟弟一同修煉法道,經五百年的修煉,黃大仙乘著仙鶴,哥哥騎著仙鹿一齊登上仙府,修得正果同列仙班,這就是黃大仙的生平和“叱石成羊”的典故。
初平得道成仙之后的民間施醫贈藥,警惡除奸,普善杉善,深得民心,廣大民眾稱他為黃大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