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5點多,婺城山區鄉箬陽遭遇強降雨天氣,通往該鄉的交通要道湖大線多處路面出現塌方,情況十分危急。當天晚上6點多,婺城區交通運輸局接到了求援指令,立馬召集路政、養護等相關部門,出動全體應急人員,調用大型機械,不敢耽誤分秒,趕赴箬陽鄉開展救援搶險工作。經過區交通運輸局公路段有關領導一線指揮和各養護站養護工人、路政中隊隊員們全力救援,到了晚上11點多,湖大線受災路段終于成功搶通。
自今年入梅以來,婺城各地暴雨持續不斷,強烈的降雨導致山區公路不少路段出現塌方、水毀,一些老舊房子面臨坍塌的可能。6月27日,市氣象臺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通知后,各鄉鎮、部門立即響應、迅速行動,為暴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做足準備,全力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6月27日下午,婺城西南山區塔石、箬陽等鄉鎮遭遇強降雨襲擊,一小時降雨量100毫米,短時期的強降雨達150余毫米,山洪、泥石流造成多處山體塌方、道路中斷。災情發生后,當地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立即啟動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和防汛搶險預案。箬陽鄉成立由鄉主要領導組成的突擊隊伍在搶險抗災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時間奔赴箬陽里片、中片和外片各村,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排查危舊房,轉移群眾至安全地帶。當得知箬陽鄉湖大線40K+300M至40K+600M地段塌方較大、山區百姓出現受阻的消息,區交通運輸局立馬召集路政、養護等相關部門,出動全體應急人員,調用大型機械,爭分奪秒,加班加點成功搶通道路。昨日一早,該局工作人員又進入事故發生地帶,進行掃尾工作,并爭取在最短時間將水毀地段用擋墻、護欄進行修復,保障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
時間就是生命,災情就是命令。除箬陽鄉外,其他鄉鎮和部門也紛紛作出響應應對突發事故,干群全力以赴、嚴陣以待,一場人與時間的賽跑早已拉開序幕。塔石鄉屬于地址重災區,鄉班子成員實行“掛點聯區”制度,對各自聯系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重點巡查區負責。按照“點面結合、動態管理、預防為主、科學防范”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原則,在大暴雨來臨前,堅持時刻巡查,安置地質高危區村民轉移至安置房內,并做好群眾的安撫工作及后期的安置工作;安地水庫是我市飲用水源水庫,為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該鎮在接到防汛通知后,立即由分管領導組織水務員對山塘、水庫、水電站進行安全檢查,到各個地質災害點排查隱患。同時,有關工作人員上門到災害點農戶家中做思想工作,成功勸離村民搬離危舊房屋;婺城區交通運輸局本著預防為主、防抗結合、減少損失、確保安全的原則,全力督促指導公路段轄區內各部門積極開展防汛工作,對高邊坡、高擋墻、橋涵構造物、臨水臨崖等危險路段進行深入細致檢查,對公路沿線行道樹及時進行扶正加固,對易塌方、塌陷路段以及其它危及行車安全的路段,設置好標志標牌和安全設施,落實預警人員。同時,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持通訊信息暢通,災情發生時實行主要領導親自帶班,靠前指揮,確保及時有效對災情進行處置;區防指趕在汛期到來之前,積極聯合各鄉鎮(街道),備足防汛物資,強化搶險隊伍建設,并加強小流域山洪防御準備,通過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建設,建立了較完善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保證全區百姓平安順利度過汛期。
得益于區委、區政府對防汛救災工作一直以來的高度重視,得益于全區干部群眾快速響應、應對得當,也得益于各有關鄉鎮部門有著豐富的搶險救援經驗,能及時化解險情,到目前為止,全區尚未出現人員傷亡的情況。針對局部地區可能還會出現強雷暴天氣以及可能發生的山體滑坡、公路塌方、房屋坍塌等事故,婺城區將繼續按照防汛部署,堅決做好防汛救援的準備,自始至終將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并努力打造出一支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搶險救災“鐵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