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偽基站”背包客層出不窮,讓人措手不及。頻頻出現的他們,給市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然而面對“偽基站”背包客們的肆無忌憚,婺城公安穩扎腳步,冷靜面對,自有一套“以動制動”的網格化圍捕方案,有效應對“偽基站”詐騙犯罪。
11月2日,在市人民醫院門口抓獲背包偽基站犯罪嫌疑人一名。
11月3日,在市區回溪公園抓獲背包偽基站犯罪嫌疑人一名。
11月4日,在市區后城里街又抓獲背包偽基站犯罪嫌疑人一名。
11月以來,在市局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婺城公安與移動公司等通信運營商配合,連續抓獲利用偽基站發送短信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12名,繳獲作案設備8套,扣押作案車輛3臺,有力凈化了轄區通信網絡環境。
“偽基站”背包客屢屢被抓,婺城公安有“秘訣”
偽基站犯罪嫌疑人屢屢被婺城公安快速抓獲,其訣竅就是“全警種合成作戰,指令快速清晰,責任分工明確,行動落實有力”。就如婺城公安分局副局長黃云峰所說“一個聲音指揮,各單位集團作戰,才能有現在‘指哪打哪,一打一個準’的效果”。
“偏平化”指揮:減少指令環節,“搶時間”部署
指揮部在收到通訊運營公司偽基站告警后,第一時間在工作群中發布告警信息。各單位在收到指令后立即組織人員待命,待犯罪人員進入轄區后,巡防大隊和各派出所第一時間布置便衣力量上街巡查。
市區各派出所在接到指揮部的指令后,立即組織4名以上便衣,由分管刑偵副所長負責,定崗在重點路段進行巡查;巡防大隊調集便衣隊進行巡查,各單位便衣2人一組,每組中一人將手機網絡設置為2G,負責接收詐騙短信。另一人使用4G網絡,負責接收指令。
“網格化”抓捕:細化工作職責,“零縫隙”結網
以“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將轄區尤其是市區劃分為一個個“網格”,然后制定預案把各派出所警力合力分布到各個“網格”當中;以視偵、網偵為紐帶,巡防機動力量為必要補充,鋪開一張360度“無死角”的天羅地網。
一旦鎖定“偽基站”,路面便衣力量第一時間將嫌疑人員、車輛情況拍攝照片,將照片傳遞至分管所領導,由分管領導將圖片發送至工作群中,指揮部綜合研判后下達抓捕指令,行動小組接到指令后盡快形成抓捕合圍陣形,時機成熟,立即抓捕。
快又準“黃金1小時”成功破獲市區首個“背包偽基站”案件
背著一臺“偽基站”先后走遍蘇州、無錫、紹興、杭州等各大小城市,以為從此可以靠它發家致富的19歲青年董某。最終在金華,被婺城公安分局民警僅用1小時將其抓獲。
11月2日10時05分,市移動公司系統預警并馬上通知公安的合成作戰室。
10時17分,婺城公安合成作戰室派遣5名便衣民警到達預警的江北銀泰商圈開展偵查。
10時55分,便衣民警與移動公司、市無線電管理局工作人員開展“地毯”搜索。
11時03分,確定嫌疑人董某,繼續追蹤準備抓捕。
11時06分,董某在市人民醫院門口被婺城公安便衣民警抓獲,現場繳獲“偽基站”一臺。
當“瘋狂”的嫌犯遇上“拼命”的警察
11月19日10時56分,在市區八一南街和環城南路交叉口,一輛東風牌黑色小轎車被婺城公安民警和特警防暴車聯合逼停,車內的2名年輕“偽基站”背包客被婺城公安民警帶離現場。
當天上午10時許,婺城刑偵大隊民警接到指令稱市區飄萍路出現“偽基站”信號,請各轄區派出所按抓捕預案派員上崗。
在合成作戰室的指揮下,民警開著私家車一路追蹤,在李漁路靠近婺州街交叉口的非機動車道上用車堵住嫌疑車輛退路。并以閃電般的速度,透過副駕駛半開的車窗縫隙一把抓住了嫌犯手上的“偽基站”信號發射器。
這時,驚險的一幕出現了,開車司機迅速倒車將私家車頂開,開始瘋狂逃竄。但最終仍未逃出民警的“拼命”追趕,在八一南街和環城南路交叉口就上演了幾輛警車聯合逼停嫌疑車輛的鏡頭,并如愿抓獲這幫“瘋狂”的偽基站詐騙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