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聽說白龍橋公路養護站最近又出新發明了,這次是一臺“護欄清洗機”,據說這臺“神機”只要一上路沿著道路護欄邊上駛過,護欄頓時就能煥然一新。
筆者在白龍橋立交橋附近一段有護欄的道路,養護工啟動機器,接著讓駕駛員沿著護欄慢慢駛去,才5分多鐘的樣子,十幾米的護欄就被“護欄清洗機”洗得干凈了不少,這讓附近的群眾看了都嘆為觀止。
去年8月份的時候,湯溪公路養護站的養護工就自制了一款簡易路面“修補王機”,機械的材料基本來源于網購和廢舊市場,最后組裝而成,機械上路試機后效果頗佳,因而極大的節約了公路養護成本,提高了養護生產效率。同是去年的10月,白龍橋公路養護站的養護工不甘落后,也發明了一臺“綠化修剪機”,養護工不用養護工拿著大剪刀修剪綠化,司機只要開著車,分分鐘就能將公路綠化帶修得整齊劃一。
白龍橋公路養護站站長黎國軍還幫筆者算了一筆賬,用數據來證明“護欄清洗機”實用性所在。他說,一段長約2千米的護欄,以前要用30多個人整整清洗一天才算干凈,每次清洗大約要耗去人工費4000至5000元,而且城郊的公路不比市區道路,大貨車比較多,護欄也極容易臟,如此一來,一年僅清洗護欄的人工費就耗去不少,且一時半會兒也難一下子叫那么多工人。
另外,一個工人一天最多清洗100米護欄,且他們一邊清洗的時候,灑水車照樣得配合工作,不能從根本上產生節約的效果。“可是現在有了‘護欄清洗機’就不一樣了,它是要用時半天,就能把2千米的護欄從頭到尾洗一遍,駕駛員開著車一兩個人就能搞定,臟了隨時都可以洗,真正起到了省時、省力、省人工的效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護作業屬于高危行業,用機械代替人工,有效緩解了公路養護人員緊缺的現狀,極大保障了養護工的人身安全。”黎國軍還說,市面上也有專門的護欄清洗機械設備,不過那套設備要30萬元左右,價格太高,而養護工們發明的這臺“護欄清洗機”是一臺組裝機,七七八八費用加起來也就2萬多元。
黎國軍說,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對養護工愛發明的舉動很支持,還要出臺專門的鼓勵措施,相信以后工人們還能發明出更多的“神機”。
金華市交通運輸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