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紀念館位于中國浙江金華婺江之畔,建筑面積為2700平方米。內設5個展廳、一個多功能報告廳、一個書畫作品展覽廳、一個珍藏品陳列室。
艾青,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畈田蔣村的一個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 1917年就讀于金師附小 1928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 1928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
1941年赴延安,任《詩刊》主編。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時代的精神,汲取了詩情,抗戰期間成為他創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陽》《曠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鉆》等9部詩集。詩作傾訴著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斗,滲透著時代氣氛,筆觸雄渾,氣勢壯闊,情調奮發昂揚,到了延安以后,創作風格所起的明顯變化。抗戰勝利后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副院長,負責行政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艾青擔任《人民文學》副主編、全國文聯委員等職。著有詩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春天》《海岬上》。艾青頭像漫畫
1948年以后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斗技場》等二百余首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又執筆,出現了創作的另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