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獲悉,經過國內專家的不懈努力,我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取得了諸多成績,集中體現為六方面的成果。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朱成山介紹,這六個方面分別為:一是關于“萬人坑”遺址保護與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遇難者叢葬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最有力證據。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南京發現了多處遇難者集中掩埋地,對這些遺骸,研究人員在法醫的配合下,進行了細致的考證,得到了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鐵證。此外,他們還進一步加強了對遺骸隔水、防氧化的保護工作。
二是全方位搜集了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證言。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研究人員搜集了包括受害方(幸存者和遇難者遺屬)、加害方以及第三方(親歷戰爭的國外人士)等三方面的證言,多方證實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人員還將這些證言通過出版書籍、錄音、影像的方式留存下來,保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供參觀者隨時查閱。這些證言是對那些歪曲歷史的日本右翼分子最有力的駁斥。
三是遇難者名單、遺像以及遇難經歷的研究有了重要進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種種原因,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搜集工作一直未能有效開展。直到上世紀80年代紀念館建成開放后,這項工作才逐步展開。通過多方努力,目前已搜集到了1.2萬多份遇難者名單,在將這些名單編印成冊的同時,還全部刻上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此外,通過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回憶,學者們也搜集到了不少遇難者的遇難經歷。
四是搜集了大量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物和史料,不斷豐富世人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認知。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藏文物2.5萬件,檔案史料等達到15萬件,從不同層面佐證了南京大屠殺歷史。通過對這些文物史料的研究考證,研究人員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了解不斷深入。
五是出版了大量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書籍。隨著學者研究的深入,大批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書籍面世,包括史料搜集、相關專題研究等。其中,由研究會主持的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就已經出版了近30冊。這為今后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殺歷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是召開了多次有影響的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不斷提升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在學術界的地位。近年來,研究會和紀念館組織了多次學術會議,其中很多會議都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參與,特別是與日本、韓國的相關歷史研究專家,就一些重要歷史達成了共識。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籌建之際,即成立了南京大屠殺史編輯研究辦公室。1995年8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成立,該會系由南京社會各方面的歷史專家學者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