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農忙時節,蔣堂鎮西洪村的田間地頭,處處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繁忙景象。作為金華市婺城區洪衛國家庭農場的負責人,44歲的洪衛國也是如此。除了要帶著工人收割、晾曬近260畝的早稻。擔任村主任的他,還要負責西洪村的日常事務,常常忙得幾天都回不了家。但是,一聊起農事,洪衛國臉上的疲態卻一掃而光:“今年糧食又迎來了豐收,讓我更堅定了走農業之路的信心,未來,我還想做大做強,帶領西洪村的村民共同富裕!
商場詭譎,令他萌生回歸田園之心
洪衛國出生于普通的農戶之家,與當時很多的“70后”一樣,年輕的洪衛國并不愿走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路,19歲時,年少輕狂的他便獨自一人來到深圳闖蕩。在外打拼的日子不容易,吃不飽,穿不暖,受了委屈也無人傾訴。真正接受生活的重重磨難之后,才讓他第一次意識到家的溫暖,之后,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了家鄉。
“回來以后自己做點小生意,到農戶家收購農副產品,再帶到市場上賣!焙樾l國說,由于經濟效益不好,這條生財之路他也沒能走太遠。1995年那會,愛折騰的他還辦過油脂加工廠,生意有賺有虧,最后還是放棄了。所幸,人生頗富機會和變化,再次失敗后,洪衛國將苗頭對準了“牛油”,并成功與當時行情最緊俏的立白、鳳凰等企業合作,專門給他們供應透明皂的原料。
做原料供應商,收入雖然不菲,卻也是靠一點一滴的努力換來的。為了求得好貨源,洪衛國時常需要在外出差,他的腳步踏遍江西、湖南等省市,漂泊也就罷了,最難忍受的是,商場的詭譎,令他終日疲于奔命,“我這人很簡單,不喜歡說一套做一套,但做生意總要帶著面具,有些時候明明不喜歡對方,還要笑臉相迎,這讓我感覺很累。”棄商的念頭日漸強烈,加之肥皂廠的效益不好,2007年伊始,洪衛國決心落葉歸根,回到西洪村搞農業。
洪衛國說,之所以選擇農業,并不是魯莽輕率的決定。原來,自1994年開始,洪衛國就在西洪村擔任了村兩委。1996年,工作出色的他還被推薦入黨。2007年,在村民的呼聲中,洪衛國最終走馬上任了西洪村的黨支部副書記。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坐在副書記的位置上,洪衛國深知,自己必須做出一番事業,才對得起身后1200多位村民的支持。“當時,村里正在籌錢做水泥路,但西洪村集體經濟很薄弱,村民大都外出打工謀生,幾乎沒有收入。后來,看到中央出臺的惠農政策,對農業支持力度很大,我覺得,在外經商不如在家穩當,所以選擇了農業之路!焙樾l國說。
只要用心,農業之路也是致富之路
2008年初,洪衛國承包了10畝魚塘,投入8萬尾紅鯉魚,正式開啟了他的“養殖大業”?上屡c愿違,這第一次嘗試,便讓他栽了一個大跟頭。
“沒養多久,魚塘的魚就開始大面積死亡,到最后,我算是血本無歸!逼鸪,洪衛國以為是自己的技術不過關才引起的魚苗死亡,可后來細細思考,發現竟是水源的問題。原來,西洪村歷來都是引用通過村里的八一渠道灌溉,但自從上游開辦一家造紙廠后,原本清澈的河水不知何時已被污染了,不止洪衛國的魚塘遭了殃,連帶村民的田地也沒能幸免,只要澆了八一渠道的水,就會出現爛苗、爛秧的現象。
治水行動刻不容緩,在群眾的呼聲下,造紙廠最終被關停。河水再次恢復清澈,也帶給了洪衛國希望。在他的精心呵護下,第二年,魚塘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將之前賠掉的錢也一并賺了回來。但養殖面積不大,銷路也不通,又成為了制約魚塘發展的新問題。洪衛國說,魚苗長大后,都是靠別人介紹過來賣出,價格波動大,一年的利潤也就千把元一畝,這錢賺得不溫不火,并不是他所期望的。
2012年,時任西洪村主任的洪衛國,聽朋友說起西瓜這類經濟作物效益好,一年的利潤可抵得上好幾年的稻谷,他的眼睛瞬間放亮了:干脆自己也種點西瓜試試?說干就干,他馬上租下40畝土地,開始種起了西瓜。誰知,等到瓜熟落地,結果出乎意料。連他這個種西瓜的門外漢,效益都達到了一年3000元/畝,“沒想到會有這么多錢,這可比養魚掙錢多了。”嘗到了甜頭的他,更覺得農業之路可行。于是,次年又一口氣租下了200多畝土地種上了早稻。選擇的理由很簡單,以前,西洪村是有名的產糧村,可現在,農民都對種田失去了信心,外出打工,土地荒置。要想回到昔日輝煌,他這個村主任必須先帶頭,種出個樣來!
勇者無畏,雖然對于早稻的種植一竅不通,但洪衛國說,自己的性格就是如此,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的,不小打小鬧。此后,除了工作,他一門心思都撲到了地里,有事沒事還會找種糧大戶取取經。在他的努力下,第一季早稻產量就達到了每畝400來斤,“這還是少的呢,打蟲、打藥、施肥的時候我們都沒趕上正點!苯衲,洪衛國的早稻種植面積已經增加到258.5畝,產量頗豐,另外,他還種了52畝的小麥。可惜前段時間的大雨,讓20來畝西瓜地全虧了進去,不然,今年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說起這事,我還有點愧疚,之前在村里開大會,說種西瓜有賺頭,結果很多村民跟著種,誰想到遇了天災,讓他們也跟著賠錢。”令洪衛國欣慰的是,村民們非但沒有怪他,還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連任2014年的村主任,這更堅定了他走農業之路的決心。
對于家庭農場的未來,洪衛國希望,能和大的蔬菜企業聯姻,引導農民往種植蔬菜方面發展,走綠色農業之路,走健康之路,讓更多的西洪村村民靠著腳下的土地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