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根彬常說“要做好村民貼心人,干好每一件實事。”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0多年的黨員、連任四屆潘村垅村主任的黃根彬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去年底,他當選為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在黃根彬的帶領下,圍繞著“關心村民,愛護村民,為村民辦實事”的宗旨開展工作。
據了解,潘村垅村的集體經濟薄弱,還欠有外債,集體經濟的來源僅靠村子魚塘的承包費,且大部分的村民都靠養殖為生。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村里硬是在村干部和黨員的帶頭下,2011年,村民自發捐款順利完成了沼氣池的改造;2012年,村中心小廣場建造完成;2013年,污水管道改造全數完成……
以前,潘村垅通往王路蕩村唯一的一條小路有一個很陡的下坡,一直是村里的“頑疾”。自330國道加寬后,坡就顯得更加陡了,多年來發生過不少交通事故。為了解決這個“頑疾”,在換屆時,黃根彬提出建造一條從潘村垅通往樓家村的聯村公路,“今年只要把聯村公路造好了,孩子們上學會方便許多,事故也會少一點!秉S根彬說,聯村公路將路程縮短了2公里,村民進出不僅不用經過下坡,而且更加方便了,這一想法得到了村民們的強烈支持。但是建造聯村公路粗算下來得花費60多萬元,為了使工程能順利進行,黃根彬自掏腰包,先行墊付了部分工程款。黃根彬說:“這是我任職時的承諾,再苦再難也要干下去!
“作為村支書,既要帶領群眾致富,也要維護好村里的環境!秉S根彬告訴記者,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很少,基本都以養豬為主業,如果不采取措施肯定會影響村里的水質。在黃根彬的動員下,處理養豬造成的污染成為了村里的頭等大事,現在,家家戶戶都建起了沼氣池。但是黃根彬也發現,這些只能緩解部分污染,長久下來并不能真正根治問題,有著多年養殖經驗的他摸索著是不是能打造一個生態養豬場,把養豬戶們集中在一起,方便集中規范化處理污染。通過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最終統一了意見,大隊決定拿出150畝土地來支持這一項目。“如果生態養豬場建成了,村民們就吃下了‘定心丸’!睂τ诮窈蟮陌l展,黃根彬的思路還是走在了前列。
黃根彬除了是村支書,也是一名盡心盡職的婺城區人大代表。今年,為響應“五水共治”的號召,無論是包干區域打掃衛生還是上門做畜禽養殖戶的思想工作,他都不遺余力。禁養區奶牛戶關停一直是鎮里的一項重難點工作,他主動請纓,憑著自己曾經養過奶牛的經驗以及一次次上門勸說的耐力,他成功說服了虹路村5戶奶牛戶搬遷。不過,面對成績,黃根彬依然謙虛、誠懇,他說:“我也只是在鍛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