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送到家干部幫解難
暑天來臨,天氣逐漸炎熱,但連日來在竹馬鄉汪山頭村的一處苗圃里,項志新和幾名村民頂著烈日搬遷茶花。雖然每天都汗流浹背,但項志新干得格外起勁,項志新說:“感謝鄉政府為我找到了新的土地,這樣我就不用再發愁了!
今年65歲的項志新是乾西鄉人,退休后的他在方下店和汪山頭村租了地,種起了茶花。在得知自己租用的4畝地在貨場征遷范圍內,他積極配合鄉政府工作,并到處尋找新的土地用于搬遷茶花。然而,他一時找不到土地。得知這個情況后,鄉干部金瑞軍主動為他尋找土地。經過金瑞軍多次協調,項志新的困難得到了解決。
積極幫助苗農解決難題是竹馬鄉在此次貨場征遷中堅持走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自3月16日啟動竹馬貨場征遷工作以來,竹馬鄉把700畝土地征遷工作當作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最大考場,全體黨員干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推進貨場征遷工作的同時,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幫助苗農聯系客商、尋找土地,切實為苗農解決實際困難。經過努力,竹馬鄉幫助苗農實現了3000多萬元的苗木交易,并新開辟300多米的避車道和5處停車場,增派交通疏導員管理交通,方便苗木運輸車輛進出。
政策宣傳到戶,是推進征遷工作的關鍵。在征遷工作中,竹馬鄉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相關要求,把政策送上門、答疑解惑作為“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并推行黨員干部“聯鄰幫戶”制度,全體黨員干部深入到田間地頭和村民家中既宣傳政策,又聽取村民意見,以便及時對征遷工作方案進行調整。
“國立,我又來了,樹遷得怎么樣?”5月13日,剛吃過中飯,鄉干部陳立軍就邁進了東宅村村民李國立的家門!斑w得差不多了,但是我還有個想法,你幫我反映反映!崩顕⒄f,希望鄉里在補償政策上區別對待搶種戶和正常種植戶。一旁的陳立軍拿起筆邊記錄邊回答:“這個你放心,肯定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同時,在此次征遷工作中,竹馬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及時在各村公開欄將所有與征遷相關的政策信息,苗木清點數量、搬補費評估單價總額、分田塊的土地面積及苗木騰空進度等情況全部上墻,把黨員干部與普通群眾的搬補額、進度公開比對;把“竹馬貨場及配套工程項目征遷事項公開欄”移到征地現場,讓群眾隨時查對。此外,竹馬鄉還邀請轄區內有威望、敢說公道話的苗木種銷能手、“土”專家、以及“兩代表一委員”、退休老干部、法律工作者、媒體記者等組成“征遷工作社會觀察團”,對鄉政府是否按政策程序操作、評估機構是否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征遷對象是否漫天要價等開展巡視、監督。
據悉,截至6月5日,協議簽訂、勘界、墳墓搬遷、特殊苗木和房產評估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征地款已發放到村,525戶征遷戶中土地丈量到戶率達99%,特殊苗木搬遷及地塊騰空率達92%;未發生越級上訪事件……目前,相關村正著手將征地款發放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