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婺城區“獅子型”干部陳小華
征地拆遷,已成為當今基層黨委政府工作難點。而要在“中國茶花之鄉”這塊畝均年收入5萬元上下的區域開展征地拆遷工作,更是難上加難。不過,作為今年竹馬鄉工作重點之一的竹馬貨場征遷工作卻邁開了堅實的步伐,在短短2個月時間,涉及該鄉4個村525戶700畝土地征用,36戶農房20341.74平方米拆遷,37穴墳墓搬遷任務。已順利完成協議簽訂、勘界、墳墓搬遷、特殊苗木和房產評估等工作,土地丈量到戶率達98.5%;在特殊苗木搬補費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地塊騰空率達88%;未發生越級上訪事件……這份答卷填寫至此,離不開鄉黨委書記陳小華所帶領團隊的努力,更離不開他主政區域內百姓的支持。
由于擔心貨場遷建占用大量土地致使廣大苗農因失地而影響苗木發展,也擔心散堆裝貨場會帶來粉塵影響生活環境,竹馬鄉百姓一度反對該項目進駐,2010年之后的兩次公眾參與的環評均沒有通過,貨場遷建工作還未啟動就已陷入尷尬境地。這成了陳小華調任竹馬后首要破解的難題。為完成組織交給的艱巨任務,他一方面廣泛聽取并認真梳理百姓意見建議,結合區域功能布局積極向上爭取對接完善集鎮、工業功能區發展規劃,做實竹馬本身該做的事;另一方面,把竹馬發展愿景反復講給百姓聽,宣傳到家家戶戶。2013年3月,他以實名制的方式開展第三次公眾參與的環評工作,最終支持率超過了70%,為該項目遷建予以有力支撐。
陳小華一貫重視竹馬民風培養。2013年部分村民圍堵公路養護管理站,一部分人還搶了食堂的飯菜,造成不良影響,為化解矛盾并能起到警示作用,他與公安部門主動溝通對接,主導為首人員悔過,并利用第二天的鄉人代會活動,讓為首當事人向全鄉人民代表當面認錯,請求寬大處理,使其真正認識到自身錯誤的同時也教育了老百姓;他運用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法,組織成立“三搶”巡查隊在征地區塊內進行24小時巡查,并在征遷地塊內安裝監控探頭。為制止“三搶”行為,他敢碰硬,3月24日,苗木種植戶王某、李某在征地區塊內搶種苗木,接報后,他迅速趕到現場,一方面對搶種人進行勸導,另一方面,帶頭拔除剛種下的鐵樹等苗木。這一舉動體現了他一貫作風,同時也向為老區不義之財者表明鄉黨委政府堅決打擊“三搶”行為的決心和態度。在他的努力下,王某和李某不僅放棄搶種,還勸通了個別企圖借機謀利之人。
根據自己多年的群眾工作經驗,陳小華意識到,要想破解征遷工作各種難題,就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發揮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把百姓的思想工作做到位,把宣傳工作做到百姓家門口,讓政策措施見陽光。他主導建立黨員干部“聯鄰幫戶”責任區,發揮農村黨員干部與普通群眾連片居住聯系緊密的特點優勢,為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劃設網格片區,把征遷政策宣傳口徑統一起來,讓黨員干部不拘一格將政策送上門;把征遷政策措施全公開,把操作環節做透明,讓全部結果都上墻,補償標準實行一把尺子量到底,公開透明貫穿于工作全過程,群眾對政府的公信力不斷提升。這次征遷創建的“社會觀察團”吸收了轄區內有威望、敢說話的苗木種植銷售能手、“土專家”以及媒體記者、律師,為推動補償公平、助力苗木搬遷、推進地塊騰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陳小華還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在已經建立運行的各村黨員干部“聯鄰幫戶”責任區的基礎上,探索鄉村兩級黨員干部“三訪四步”工作法,讓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有路徑,服務群眾有對象,工作責任有擔當,把百姓的疑慮、實際困難解決在家門口,讓黨員干部與百姓“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