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社會福利中心有位88歲的老大爺,他平時不愛搓麻將、不會打撲克,就愛繡十字繡、搞小發明、自己改衣服,他就是大家眼里的“動手達人”顧紀元——
年逾耄耋不服老 小試身手做達人
愛繡十字繡的老大爺
問起顧紀元是誰,福利中心很多人不一定知道,但要說起會繡十字繡的老大爺,大家就知道了。顧紀元去年搬進福利中心,跟他一起搬進來的還有三個特別的“伙伴”——顧老3年前繡的三幅十字繡。
說起繡十字繡,女性同胞一般比較感興趣。記者也曾心血來潮試過一試,興致勃勃地買了一副小尺寸的,準備一展身手。但繡了兩天,便灰溜溜地敗下陣來:眼睛酸、頸椎酸,要耐心盯著每一針,著實有些累人。顧紀元一名耄耋老人竟堅持繡出了三幅尺寸不一,花樣各異的十字繡,記者帶著好奇的心找到他。
走進顧老宿舍,只見一幅繡著壽桃的“壽”字圖、一幅花開富貴“福”字圖、一幅仙鶴青松圖,針腳規整、圖案清晰。最小的一幅長約60厘米,高約50厘米。三幅分別裝裱著,掛在墻上。
原來三年前,顧老的子女帶他到工商城挑選了十字繡。他照著圖紙,一針針地繡,花了約11個月,完成了三幅繡圖,這對老人來說稱得上是“大工程”。
“我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但是以前沒接觸過十字繡。繡的時候沒有人教,全是自己一針一線摸索出來的。我敢說技術不輸給一些女同志。”顧老笑道。
“開始我完全是抱著打發時間的想法,后來看著那繡圖越繡越大,慢慢有了興趣。繡累了我就活動活動,堅持下來沒想到三幅都完成了。”顧老跟記者分享了繡十字繡的心得。他說,繡十字繡一定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他雖然還想繡幾幅,但由于如今眼睛吃不消,便作罷了。
“動手達人”還會搞發明改衣服
除了繡十字繡,顧老還有很多創意小發明。“你別看這只是一個空瓶子,經過我的加工,又能變廢為寶呢!”顧老向記者展示了一只經過改裝的大塑料瓶:瓶子瓶蓋蓋著,底部掏空,在掏空的部分粘上另一只瓶子的瓶口一端,底部用一圈晾衣夾夾著。這是干啥用的?原來,這是顧老自制的抓蒼蠅“神器”。“把它放在地上,在底部放一點食物,上部放一些水。底部的晾衣夾立著,就有一點空間,蒼蠅聞到味道就會從那飛進去,穿過后來我粘上去的沒蓋蓋子的瓶口。因為上面的瓶蓋蓋著,它們飛進去以后就逃不走了,亂竄死了以后就會掉進水里。去年我用這東西抓了不少蒼蠅呢。”顧老自豪地說。
記者注意到,顧老房間有許多針線。“動手達人”還會自己改衣服呢。去年有人給他送了一件高領毛線,顧老嫌高領不舒服,就拆了領子做成了低領。袖子長了,他又自己動手截掉一段。記者看了看,針腳十分平整。修雨傘、修拉鏈、給孫子孫女做玩具……這些也都不在話下。
顧老不僅愛動手,還愛動腦。他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玩具”:幾十件形狀不一的鋼圈。這些鋼圈幾個結在一起,要把其中一個通過移動脫離出來。記者挑了一個看似簡單的試了試,愣是沒成功。顧老接過手,三下五除二便完成了。顧老說,這個玩具既能動手,又能動腦,老少皆宜。
珍惜如今知足常樂
顧老說,他喜歡動手、做事細心的習慣跟他年輕時候的經歷有關。顧老是上海人,十多歲時便失去了雙親,無依無靠,想要什么都得自己動手做。
年輕時,他輾轉上海、杭州,在鐵路上做一些雜工。空閑時,他喜歡動手摸索汽車、機器等,一般的小毛病自己都能修。1955年,顧老來到金華火車站工作,負責行李搬運。那會兒工作時,他要開著搬運車,沿著火車旁邊行駛,搬運行李,必須十分小心,不能讓車子偏離方向,掉下鐵軌。顧老愛動手、細心的習慣就這么留了下來。退休以后,顧老在家閑不住,總喜歡動手倒騰一些小玩意兒。
記者采訪顧老時,聽他說得最多的就是對如今生活的知足和感恩。顧老育有三女二子,全都在金華安了家,現在,這個大家庭已是四世同堂。身體健康、兒孫繞膝、自己動手找找樂趣,對他來說便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