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心聲
●抓環境,既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全鎮上下要充分認識到“五水共治”、環境治理、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同等重要,以城市管理的要求,以打造“精品城鎮”的意識,來推進“五水共治”環境整治工作,保護好一方水土,讓全鎮百姓共享建設成果,共享美好生活。
●“五水共治”環境整治面廣量大,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沒有良性運行機制不可能持久。白龍橋鎮力爭通過問題督導、有償倡導、激勵引導,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和廣大農村百姓的積極性,讓“水美、景美、生活美”的意識深入人心,實現環境衛生人人參與。
——婺城新城區管委會副主任、白龍橋鎮黨委書記吳見孫
多管齊下提升人居環境,
讓“省級衛生鎮”名副其實
能不能順利突出垃圾和污水的重圍,保住我們的綠水青山,重點在于能否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白龍橋鎮于今年年初出臺了《集鎮衛生整治及保潔網格化長效管理辦法》,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該鎮又陸續制定了《2014年度環境綜合整治考核辦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投訴舉報獎勵辦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擂臺賽”評分細則》,相繼開展了占道經營專項整治、“環境大整治、潔凈迎新春”、城鄉整治周、“白色垃圾”有償回收等多項活動,并聘請了31名區級人大、政協委員、新聞記者為該鎮環境衛生義務監督員,多管齊下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水平。
舉措1:
“街道長”第一責任
“作為集鎮金龍路的首任‘街道長’,保護好環境是第一責任,我將切實踐行職責,使‘街道長’成為集鎮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的有效機制之一。”吳見孫如是說。
今年1月13日,白龍橋鎮出臺《集鎮衛生整治及保潔網格化長效管理辦法》,規定要求,將集鎮范圍內的15條街道,落實“街道長”制,實施班子成員上街巡查督導制。通過鎮領導分街包干,鎮機關和管理處干部嚴格督查,保潔公司、各村(居)具體落實,執法大隊積極巡查,形成齊抓共管局面。對活動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跟蹤督查解決;定期通報整治情況,對任務完成好的村和個人及時予以表揚;對工作緩慢,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堅決予以通報批評。
在已亮出的25塊公示牌上,都標明了街道長、路段長、巡街干部、行政執法、衛生監督人員和監督電話等內容。“街道長納入鄉鎮、部門綜合考評體系,納入年底考核一票否決制。”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鎮里推行“街道長制”管理模式,讓鎮里各部門都參與到街道管理中來,“街道長”對所轄街道的環境治理和管理工作負總責,對認領道路的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政設施、綠化養護等方面將進行巡查,發現問題或勸導,或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改落實;考核不合格或排名最后的“街道長”,還要在規定時間內上報整改措施,及時整改到位。
舉措2:農村環境擂臺PK
在城鄉環境整治工作中,白龍橋鎮52個行政村積極行動起來,元宵節當天,鎮黨委、政府對工作中涌現出來的10個先進村進行了表彰獎勵。接下來,鎮黨委、政府將在全鎮范圍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擂臺賽”,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地方、社會資金,同時也撬動了地方、社會和廣大村民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文明衛生意識、創先爭優意識。
據了解,此次“擂臺賽”在鎮轄區內的52個行政村、4個社區中開展,活動由月查、季考、年評三部分組成,鎮政府全年安排不少于120萬元的獎勵資金。其中,“月查”先由各管理處、民政辦對各村(社區)環境衛生情況進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礎上,鎮活動領導小組檢查復核,確定各管理處先進、“邋遢”村,公示通報。“季考”則在月查的基礎上,綜合本季度三個月的檢查情況,由鎮班子聯席會議集體研究確定各處(辦)的季度“擂主”,進行獎勵。“年評”則根據本年度各村(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情況及各處(社區)月查、季考結果,評定各處(社區)年度“擂主”各一名,予以表彰和資金獎勵。
村鎮建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各村(社區)參加“擂臺賽”活動的結果,與村主要干部基本報酬相掛鉤,與村(社區)年度各類各項評比考核活動相掛鉤。被確定為季度“邋遢”村的村書記、主任,由鎮紀委召集約談;連續兩個季度被確定為“邋遢”村的村書記、主任,則由鎮黨委進行誡勉談話,取消村書記、主任年度評優評先資格,并扣除年終考核分(與基本報酬相掛鉤);連續三個季度被確定為季度“邋遢”村,則對該村書記、主任予以免職或責令辭職,取消該村各類各項評比資格。
舉措3:有獎舉報監督環境
為推進全鎮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共同關心愛護家園,日前,白龍橋在全鎮范圍內,對嚴重影響環境衛生的“臟、亂、差”現象和行為,開展“環境衛生、文明行為”投訴舉報有獎活動。凡村民投訴舉報的相關環境衛生問題,經查證屬實的,對投訴舉報人給予30~100元的現金獎勵。
據了解,接受舉報的問題具體分為四類:一是環境衛生:長期無人管理的衛生死角;長期無人清運的非正式垃圾堆放點;道路長期清掃保潔不到位的區域(含道路、綠化帶、池塘等);集鎮范圍內建筑垃圾及散體物料潑灑大面積污染路面的現象(需提供車輛牌照號碼);及亂丟棄的病毒害動物(如死豬、雞等)。二是違法占道經營:在一定區域內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占道經營現象,不按“早九晚五”規定執行的各攤點。三是違法排污:不經過污染防治設施處理,超標排放水污染物(如畜禽糞便等);將水污染物從處理設施的中間工序引出,直接超標排放;未在規定時限內將水污染物接入排污管網,水污染物直接排放;向白沙溪、桐溪等流域、集鎮排水設施內傾倒垃圾、固體廢棄物等違法行為;擅自設置排污口和向水體排放污水的行為。四是公路沿線衛生:損壞、污染公路路面;違法傾倒渣土、建筑垃圾和廢棄物的行為。
投訴舉報電話設在白龍橋行政執法大隊,電話號碼為:0579-89133558,每天9:00至16:30接到的投訴舉報,及時安排進行核實和處置;其余時間內,對一般問題在24小時內進行核實處置,對重大問題在3小時內進行核實處置。同時,鎮政府在《今日婺城》報白龍橋專版開設“曝光角”,凡被“曝光角”采用的新聞、圖片等資料,經查屬實,同樣舉報有獎。
舉措4:
“白色垃圾”有償回收
2月21日,白龍橋鎮華電新村社區在全鎮首先推出了“白色垃圾”回收兌換獎品試行活動。當天,回收“白色垃圾”20袋,兌換牙膏等獎品45件。
為深入推進“五水共治”環境整治工作,提高群眾生活、居住環境質量,減少“白色污染”對環境產生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鎮黨委、政府決定在集鎮范圍內開展“白色垃圾”有償回收活動,增強廣大群眾的參與意識、環保意識,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總量,控制面源污染,維持空氣、水體和地面的生態平衡。
據了解,白龍橋在集鎮上設了5個回收點,分別是鎮垃圾中轉站、玉龍社區、金奧社區、華電社區、華核社區。試行時間到5月30日止,回收的“白色垃圾”主要針對不可降解的塑料膜、塑料垃圾袋和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等塑料包裝物。凡本鎮居民(憑身份證或暫居證)均可就近選擇任一回收點進行實物兌換,領取時要進行實名登記。具體回收標準是,以“白色垃圾”兌換洗衣粉、肥皂、牙刷等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