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的缺口,讓他放棄百萬年薪獨自創業
“當老師的時候,覺得有摩托車,1萬元的存款有多好,后來當了總經理,再想是不是有100萬元的年薪會更好,等到真的擁有了百萬年薪,我就想著,我給他們打工也能拿到100萬元,為什么不能通過自主創業從市場上拿到更多的價值回報?”
抱著這樣的想法,在上市公司干了36個月后,康春來又毅然辭職,回到金華尋求新的商機。很快,眼光獨到的他將目光投向了工業設計。什么是工業設計?用最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利用設計讓產品更好看、更好用,企業附加值更高。“通過上海企業的工作經驗,讓我意識到工業設計是制造業轉型升級核心,要從制造走向創造,工業設計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相比傳統制項目創業要求高、投入大等缺陷,工業設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況且,工業設計目前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政府的扶持力度大,又擁有企業的需求,如果能夠在這樣的一個領域當中站穩腳跟,日后必有所成。”
2010年末,籌備許久的康春來在金華組建了全國首家專業從事杯壺產品設計研發和生產及網絡銷售的創新型設計公司,現已成為我市唯一的“金華市工業設計中心”基地,并向二本以上的工業設計專業學生伸出橄欖枝,吸納賢才,尋求共同發展。
康春來說,在國內,工業設計還處于起步階段,每年約有九成的工業設計畢業生,因無法找到對口工作而轉行。“一個工業設計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招聘進來,至少要經過8個月的學習,才能做出設計。而要成為能夠對接市場、引領行業發展的設計師,則需要更久的時間。因此,每年公司單純在工業設計領域要貼60萬~70萬元。”但是,他認為這不是虧,而是投資。
康春來的經營理念不僅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幫助,另一方面,其提出的“超市模式”,也讓不少商家贊不絕口。“以前,商家到一線城市找工業設計公司,都得先交一部分設計費,而一些小的設計項目,大牌的設計公司根本看不上眼,雖然不滿意可以修改,但是,如果一再修改還是不滿意,這筆錢就算打水漂了,同時又錯過開發時間。”
不過,康春來用“超市模式”,解決了這個難題。設計師根據自己對市場的把握,設計出一大批作品,然后供廠家選擇,永康、上海、安徽、江蘇等地的廠家紛至沓來尋求設計合作。目前市場上的杯壺產品到處都可見首創設計的身影。
事實上,對于本地的保溫杯廠家來說,工業設計“超市模式”同樣給廠家帶來便利。廠家不用承擔設計風險,不用等待,還省去了溝通成本,拿到設計后可以馬上投入生產。不過,如果設計的不是保溫杯,暫時還無法享受到“超市模式”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