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蜂擁來收購價格同比翻一番
昨天中午,安地鎮項村農民劉根興把當天早上摘的200多斤鮮桂花拉到集鎮收購點出售。6元一斤的收購價,僅一個上午,他的腰包就多了1000多元現金。“今年前來收購的客戶多,前段時間10元一斤都有賣過,只要勤快點,這些天都能在桂花地里‘撿’鈔票。”劉根興樂呵呵地說,僅一個星期,鮮桂花就摘了近千斤,算起來也有六千多元的收入。
到了金秋時節,漫山遍野的桂花競相綻放,勤勞的安地人民忙著上山采摘鮮桂花。芳香馥郁的桂花,不僅可以提煉香精,還可以用來制作各式食品,用途較為廣泛。而安地的桂花,香氣更足,品質更勝一籌,于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聞香出動,紛紛來到安地收購鮮桂花。
安地鎮是中國桂花之鄉,是國內四大商品桂花基地之一,全鎮桂花種植面積7000多畝。尤其是項村、新壟、西周、上干口等桂花專業種植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桂花。隨著桂花苗木價格逐年上揚,桂花成了當地百姓發家致富的“搖錢樹”。近年來,連續五屆中國仙源湖桂花節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提升了安地桂花產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帶動了安地桂花香飄四方。
在安地,像劉根興一樣的近2000名桂花種植戶,都有摘鮮桂賣鮮桂的傳統。“今年桂花開得遲,產量雖說減少了,但價格高,銷售行情是近年來最好的。”項村村支書鮑志仁說,今年安地桂花的盛花期主要集中在臺風“菲特”影響我區的10月7日、8日兩天,由于受風吹雨打,一半多的桂花被打落在地。
據統計,安地每年的鮮桂花產量起碼在500噸以上,產值超過500萬元。在今年桂花盛開期,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客商扎堆集結安地,有的直接將車開進桂花林,搶著收購桂花,而且一開口就要10噸、20噸,收購價也是水漲船高,基本保持每斤7元的水平。這個價,比去年高出了一倍,甚至10元一斤的收購價也曾有過。而在去年,3元一斤都沒人收購,很多農戶都讓桂花白白爛在地里。相較去年,堪稱“冰火兩重天”。
什么原因使安地桂花賣出了好價錢,據鮑志仁分析,由于今年特殊的高溫寡雨天氣,導致桂花花期滯后,對鮮桂花的品質和產量造成了較大影響,國內的桂花主產地廣西、湖北、江蘇尤為明顯。產量降低導致供求關系失衡,形成了求大于供的局面,價格上漲是必然的。而安地桂花品質俱佳,在業界有了較大知名度,國內客商蜂擁來安地收購桂花,從而推高了價格。
今年到安地采購鮮桂花的客商主要來自山東、安徽、廣西等地,鮮桂花收購后的用途,主要是烘制干花,用于食品添加,也有一部分用來提煉香精。記者了解到,安地除了鎮上六七家加工桂花糕、桂花酒的經營戶消化了極小部分鮮桂花外,本地尚沒有廠家有能力收購、加工所有鮮桂花,今年安地鎮300多噸鮮桂花絕大部分被外地客商收走,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內,為百姓增收近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