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埠鎮地處婺城區西部,鎮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全鎮人口33525人,轄61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隨著金西開發區開發的逐步深入,相繼有蒙牛乳業、中國五礦、寧電綠能等省級重點項目落地,一個工業新城的框架已初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西旅游業快速發展,已經形成金華雙龍洞—湯溪城隍廟—寺平古村落—九峰禪文化—九峰溫泉——金西水上樂園,一整條完善的旅游線路。旅游業可以帶動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進而切實提高所在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羅埠作為金西的農業重鎮,依托金西大開發,在規避旅游業短板時,尋求著一條創新的發家致富之道。在進行了前期的分析調研后,羅埠鎮決定在46道道與蔣羅公路交叉口處建設一個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依托羅埠特色農業,使羅埠的特色農產品有一個展示和交易的平臺,建設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已成為羅埠人民迫切需求。該工程計劃用地10畝,工程預算總投資2500萬元,屆時來金西旅游的廣大市民在游覽風景名勝,體驗水上樂園的刺激后,也不忘來到這個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逛逛,帶走金西特產。
一、建設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的意義
1.建設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羅埠、湯溪、洋埠具有悠久的歷史,農副產品十分豐富,特產馳名省內外,但由于缺乏現代化、規模化的交易市場,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市場優勢。該項目建成后,將以市場為龍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規模化經營,增產增收。
2.建設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是發揮區域經濟集散地作用的需要。
雖然羅埠離市中心較遠,但隨著公交統籌及老年人免票制度實行后,來羅埠購物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來農村只為了買到更加健康、環保的綠色食品。該項目建成將強化區域經濟集散地作用,帶動周邊地區農民致富,也是當地農業產業化的龍頭標桿。
3.建設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是扶持農村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當地針對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的需要,將特色農副產品劃分為:羅埠豆制品類、新鮮瓜果蔬菜類、棉花加工及紡織類、優質糧油及加工品類、手工產品類。明確了主營方向后,實現種植戶——中間商——交易中心——客戶的有序流通。
二、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特色農產品主要大類
1.羅埠豆制品類,包括嫩豆腐、豆腐皮、豆腐干、千張、油泡等。
羅埠豆制品因口感細膩,做工樸實而深受金華市民的喜愛,羅埠豆制品已經成為崇尚健康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常菜。但是目前其生產主要集中于小家庭作坊形式,食品安全難以監管到位,同時不利于豆制品整體形象的宣傳。在成立展示交易中心后,將開辟豆制品專區,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并且讓來旅游的朋友們親手體驗豆制品的生產過程,大家可以喝上自己親手磨制的新鮮豆漿。在對豆制品整體包裝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制定商標,形成品牌。在金華日報、金華晚報、今日婺城、電臺電視臺等主流媒體上加以宣傳,使其品牌深入人心。
2.新鮮瓜果蔬菜類。開設展臺展示,并設立免費品嘗區。
羅埠是個農業大鎮,種糧面積達1萬多畝,埠溪環繞,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瓜果蔬菜的生產。現有蓮湖楊村大棚蔬菜、“黃稍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無公害香蔥蔬菜基地和溫嶺西瓜設施栽培基地、湖田蔬菜水果合作社”無公害設施栽培蔬菜基地、征巖頭村百畝“義紅一號”優質果蔗無公害栽培等,都是遠近聞名的瓜果蔬菜基地。尤其在后張村已規劃建設近500畝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屆時來羅埠的游人們不僅可以來到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選走新鮮瓜果蔬菜,也可以來到田間,親身體驗一把果農菜農的艱辛與喜悅。
3.棉花加工及紡織類產品。開辟專區現場加工棉絮、童被等紡織類產品。
羅埠鎮棉花產量大且質量優,每年都有大量村民從事棉花種植,經濟效益可觀。但是棉花種植易受氣候影響,產量大即價格低,極易挫傷棉農的積極性。該中心成立后,以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帶頭,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政府做好信息參謀,共同走出一條致富之路。羅埠來料加工起步較早,尤其是童被縫制、生產更是走在金華前列。金麗達工藝制品、錦繡紡織、瑞麗紡織等一批企業由小做到大,以其精湛的工藝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市場,并遠銷日、韓及歐美,不僅解決了大量的勞動力,也為當地農村富余人口找到了一條在家中致富的新道。
4.優質糧油及加工品。主要展示無公害米、油、羅埠土醬油、酥餅加工、“發”饅頭等。
羅埠種糧面積大,“黃路畈”等省級千畝優質高產糧食示范區就位于蔣羅公路邊。而“魚吻米”等水上栽培技術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產量提升,因其無毒、環保的生長環境和高科技的栽培技術深受市民的喜愛。尤其是羅埠土醬油,更是以其手工制作,無添加劑的原生態而使周圍市民慕名前來。現在羅埠土醬油加工作坊產量供不應求,急需擴大生產規模。
5.手工產品類。此區塊主要展示羅埠手工技術類,如篾席、草編席、竹簸箕等的制作與銷售。
竹編工藝是門傳統手藝,已漸漸遠離人們的視野,但是這類成品以其可靠的技術再度引起了大家的懷念。該區塊不僅作為一個展示區,也為大家現場編制竹席等,接受訂單預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了平臺。
三、對推進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的五點建議
一是要加強中心與旅游業的對接。加大金西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的宣傳力度,尤其要與旅游行業接氣,以引導或增加旅游項目的方式將游人帶到我們的特色中心。
二是解決產品與大市場的對接。運行好交易中心的一個難點就是產品的流通鏈,將農產品從田間地頭收上來到包裝完成,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培育中間商,以市場的操作方式解決農產品銷售渠道流通不暢的問題,實現良好的對接。
三是重視品牌化運作。以政府為主導,打響品牌戰,加強與大超市、大飯店、學校等的合作,使我們的綠色產品走入千家萬戶。
四是加強客源和商戶的組織力度,提高產品認知度,確保交易中心建成后商戶爆滿、賓客盈門,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
五是做好內部管理,包括招商、招租、成立辦公室、日常維護、制度編訂、垃圾處理等各項具體的事項。
(作者系羅埠鎮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