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過去十年我國的重點工程,無論從投資規模、地域跨度,還是惠及人口,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和省重點工程甬、紹、金、衢成品油管道工程、南網輸氣管網工程(以下簡稱“三管”)都堪稱之最,而羅店鎮作為重點工程轄區內的鄉鎮,憑借黨員干部團結實干、吃苦耐勞的精神,全鎮上下一心,目前已經率先完成任務,成為全區首個完成“三管”工程的鄉鎮。
“三管工程,最難是土地租用!”去年10月中旬,原計劃的“三管”工程路線有變。羅店鎮在完成原規劃路線轄區土地租用政策處理及交地工作后,又新增了溪塍、長嶺、和對岳3個行政村119.8畝土地的租用任務,涉及工程線路長度也從原先的198米增加到近2000米。此次政策處理的地表附著物包括養鱉場、漁場、養豬場、蔬菜種植大棚、大型名貴樹木種植場、公墓等,可謂“疑難復雜”、“千頭萬緒”。另一方面,“三管”工程改線造成一些農戶不理解、不接受,對租地產生抗拒,在態度上不支持、行為上不配合,令工程建設難上加難。
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羅店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召開專題動員會作工作部署,組成了以鎮長為組長的7個“三管”工程政策處理專項工作小組,全體成員及各村兩委成員迎難而上,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村民白天都在外勞作或者打工,一般晚上才回來,為了說服他們同意租地,我們經常需要加班到深夜。”倪健卿是羅店鎮“三管”工作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兩年來,他和工作組的同事,通過耐心解釋、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爭取到村民的理解,不遺余力地推動整個土地租用工作順利進行。記得有一次,一種植戶在丈量土地的前一晚搶種苗木。得知情況后,全鎮干部和公安干警、行政執法人員深夜11時趕往現場制止,并連夜清除新種苗木,及時剎住了有可能形成的“搶種風”。正因為鎮村兩級團結協作、細致耐心,統一標準、堅持原則,最終使這一工作有序推進,在短期內取得階段性成功。
據介紹,目前涉及該鎮的4.7公里、760余畝土地政策處理、交付、管網工程和保障性施工等三個管網施工已基本完成,剩余最后的200多米遺留線路涉及到附近村鎮,將與附近村鎮協商處理。下一步,由鎮長組成的“三管”工作領導小組的一行9人,將重點抓土地復墾,攻堅克難。“10月19日上午,我們已經通過公開投標確定了土地復墾的施工單位,接下來,我們將會對在線路政策處理過程中損毀的水渠、道路進行修繕和恢復,力求達到群眾的要求。”倪健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