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玉山鑄偉業 龍騰白沙向未來
重拾昔日廊橋繁華
午后三點,67歲的葉有成照例來到古廊橋上散步。橋上秋風勁爽,上了年紀的老人五個一群,十個一堆,聚在木椅上下棋,下棋人正殺得難解難分,觀棋者也瞧得聚精會神。橋下秋水見石,一位村婦在溪邊浣衣,幾只白鷺在萋萋水草中悠閑漫步,聽得唧唧幾聲,一只蜂鳥跳躍著到了橋的另一邊。
葉店村的葉有成告訴記者,小時候他母親常給他講古廊橋的故事,“橋兩邊各一排華麗的廊房橋屋,每逢農歷的二、五、八日,商販們都來這里做生意,什么好吃好玩的都能買到。”但在他的記憶里,僅有的那座橋卻沒那么繁華熱鬧,松木做橋梁、杉木做橋面,不太結實,舊時的木炭老爺車走在橋上常常熄火,司機會招呼當時還是小毛孩的他:“小鬼,來幫我搖下車。”
幾十年過去了,連接兩岸的橋修了好幾次。橋東還有滿載著葉有成童年記憶的老屋子,“1958年的時候,公路局來修橋,有五個工程師和技術員就住在我家里,他們還常打發我去買東西呢。”橋西則是改革開放后家里新建的三層洋房,一樓、二樓用來出租,三樓自己住,一年光收租就有十多萬。“經濟好了,我沒事就養花弄草、聽曲唱戲,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但最開心的一件事發生在去年,“古廊橋重新建好了,母親以前說給我聽的那些往事,我又能感覺到了。”葉有成說,從去年古廊橋造好后,這里就成了當地人的樂園,孩子們被母親領著在橋上呀呀學步,小青年相約在這里談談戀愛,中年人忙累了就來這歇坐放松,老年人更不用說了,打牌、下棋、唱戲、健身……“特別是夏天,整個橋上都是人,有的人貪涼,拿草席往橋上一鋪,夜里就睡在這。”
葉有成自己也是天天到古廊橋“報到”。他是個戲迷,京劇、婺劇、黃梅戲,都能唱上幾段。朋友里也多有同好的,大家常常相約古廊橋,十來個好友,六七把胡琴,嗓子一亮,就是一出好戲。人們一圈一圈聚在橋上,磕著瓜子,聽著戲,悠閑又自在的時光,就從古廊橋上悠悠地過去了。
(見習記者趙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