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珠成泉
傳說白沙老爺的妻子白沙娘娘有兩樣心愛之物:一枚銀簪和一盒珍珠,特別是這盒珍珠,來歷不一般,乃是蚌家三公主贈送給白沙老爺的。
那次,白沙老爺放排從南山白沙溪源頭出發,一路前行,然后過七里瀧;七里瀧水勢急,險灘多,怪石多,漩渦多,稍不留心就會排毀人亡。但是白沙老爺膽大心細,本領好,且有神力,那天照樣有驚無險地過了七里瀧。
白沙老爺撐排進了水勢平穩的江面,這時忽然聽到近處傳來“救命啊!救命啊!”一個女子的呼救聲,可身邊不見一個人影,只有沙灘上一只高腳黑鳥在啄什么東西,仔細一看,原來在啄一只大蚌。他想,如果蚌殼啄破,這蚌就沒命了,白沙老爺心里一急,提起撐排竹篙,“叭!”摔過去,“撲”那鳥急忙飛走了,白沙老爺飛身跳上沙灘去撿竹篙,忽見大蚌殼慢慢張開,里面竟然站起一個小姑娘,眼睛一眨,小姑娘變成了大姑娘,蚌殼變成了一雙鞋子。只見這姑娘穿上鞋子,向白沙老爺彎身一揖,說:“蚌家三公主謝謝恩公。小女見今天天氣好,正在這里曬太陽,想不到飛來這只惡鳥,多虧你把它趕走救了我。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請恩公稍等片刻。”說完“卟通”潛入水中,即刻又鉆出水面,手捧一個盒子來到白沙老爺面前打開,原來里面是閃閃發光的一堆珍珠。
三公主說:“這是十八顆千年寶珠,已有變幻法力,千萬要收下,到時對人會有幫助。小女就此作別。”說著把盒子塞進白沙老爺手中,又跳入水中不見了。白沙老爺放好寶盒,回家就交給白沙娘娘,白沙娘娘十分喜愛,小心珍藏。
且說白沙老爺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許配給古方姓潘人家,小女兒長得更加漂亮,白沙娘娘也更加寵愛她,慣著她;她呢,也多了幾份野性。長大后偷偷愛上了長山一個姓朱的后生,且私訂終身;白沙娘娘雖知道后生家里貧窮,可又拗不過小女兒,就把這盒珍藏的珍珠送給了她,這事并沒有告訴白沙老爺。
這天,小女兒把這盒珍珠放在小籃子里,偷偷出門,要到長山會后生,出門不多遠,發現身后父親追來了,心想不好,肯定是父親得知母親把珍珠給了我,現在追來要把珍珠要回去。曾聽母親說過,這是“魔力十八珠”,千年珍珠能夠變幻,我既然決心嫁到長山,何不為長山出點力!長山地勢高,水流不進田地,我就試試看,也許珍珠會幫忙呢。想好把盒里的珍珠倒在手心,大喊:“寶珠寶珠變變變……!”
正在這時,白沙老爺已經追到,他馬上接上一句,“變做泉水潤農田。”
奇怪的是他與小女兒差不多時間喊出了同一句,原來白沙老爺與小女兒心靈相通,想到一塊去了呢。只見這時小女兒邊喊邊把珍珠用力往空中拋去,只聽得“嘩啦啦”一聲響亮,“呼……”珍珠發出一道道金光刺人眼睛,十八顆珍珠飛向四面八方田里,白沙老爺和小女兒兩個人連忙盯牢,跑到最近的一顆珍珠落地的地方,一看,珍珠已經變成一孔泉水,泉水正嘩嘩流向旱田,枯黃的稻苗得水澆灌,瞬間變得碧綠青嫩。再仔細搜尋其它幾塊田,也一樣的珍珠變泉水了呢。
白沙老爺見十八顆珍珠變成十八孔泉水,正好給當地解了旱情,連夸小女兒做得好,也同意了這門婚姻。直到今天,這十八孔泉水還在為長山村澆灌農田起作用呢。
會飛的石灰
白沙老爺在世時,帶領部下和白沙溪沿岸農民在白沙溪上筑堰,幾千幾萬百姓受益。他去世后,百姓記住他的恩情,建廟紀念他。
這天,新的一座白沙廟造好了,白沙老爺像也塑起來了,可是內墻外墻都沒用石灰粉刷過。四面八方來朝拜的人已經很多了。第一個跪拜的是管理本廟的齋公,他說:“白沙老爺,這些天田畈生活忙,派不出人到北山挑石灰,廟里墻壁來不及粉刷,請你擔待幾天。”接著幾個村民來祈求消災:“白沙老爺,今年稻谷有瘟病,豬牛也有病,求老爺保佑,消災消難,保佑家家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白沙老爺把這些話聽在耳里,記在心里,他想,石灰可以粉刷墻,也能殺瘟病消災,保六畜保五谷,這次挑石灰該我自己趕緊走一趟了。
且說白沙老爺走在無人之處,身子騰空一飛,就到北山路上,忽一下變成個九十來歲的老公公,挑著兩只空籮,來到北山最大的一孔石灰窯門口。
說起這石灰是怎么來的,清代有位官員于謙寫過一首有名的《石灰吟》,詩曰:“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再說,北山這孔石灰窯的老板姓石,石老板開了多年石灰窯,賺了不少錢,仗著財大氣粗,遇到南山人來挑石灰,往往會譏笑幾句,這時他剛走到窯門口,見來了個老頭,白胡子飄飄,頭發雪白,沒有百歲也有九十歲,這老漢就是白沙老爺,可石老板認不到他,就問:“請問老伯是來買石灰的嗎?是南山來的?”白沙老爺說:“南山來的!”石老板嘿嘿一笑:“南山嘛,南山毛竹杉樹滿山堆,不如北山一撮灰。”“噢,是嗎?”“我看你這么老了,總不會是來買石灰的吧?”“我就是來買石灰的。”“好了,你這把年紀了,挑得了多少?別說買,我今天讓你白挑,你也挑不了幾斤。”“讓我白挑,此話當真?”“當然真的,我是窯老板,說話算數。”“好,你讓我白挑,我先謝了!”“不用謝!”石老板到路口茶店喝茶去了。邊喝邊看有人來買石灰,他就跑回來。
這邊白沙老爺彎身進窯,揀一塊石灰往窯外門口扔一塊,揀一塊扔一塊,就這樣邊揀邊扔。你說奇怪不,一孔窯幾百擔石灰一下子給他扔光變成了空窯。門口剩下剛好裝滿兩只籮。這時石老板回來,想看這老漢裝石灰裝得怎么樣啦。剛走到一看,奇怪!明明見老漢扔出一塊石灰,扔到門口就變成白鴿子飛走了。進窯一看,剛開的窯已變空窯,只剩白沙老爺自己兩籮石灰,窯角落還有一小堆錢幣。他知道今天碰到神仙了,連忙扶出白沙老爺到窯門口,跪到地上叩頭:“不知何方高神光臨敝地。”白沙老爺以實相告:“在下南山白沙廟盧文臺,你一窯石灰的錢在窯角落,請收好。”“啊,原來是白沙老爺,失敬失敬,剛才多有冒犯,還請原諒。”此后,石老板再也不說“南山毛竹杉樹滿山堆,不如北山一撮灰”那兩句了。
再說當天夜里白沙溪沿岸所有百姓都做了個奇怪的夢,夢中有個白胡子老人在唱:“田頭白鴿變石灰,撒到田里變好肥,又殺瘟蟲又長糧,來年金谷堆成堆。”夢中白胡子老人要大家天亮后到自家田角挑石灰撒石灰。原來正是白沙老爺托夢給大家呢。
白沙老爺在北山石灰窯扔出的塊塊石灰一變十,十變百,變成幾千只白鴿,飛飛停停到天黑時分,飛到白沙溪兩岸每家每戶每丘田角頭,白鴿又變回石灰了。天亮后,人人按夢里吩咐到自家田角頭把成塊石灰化成灰,撒進田里,因石灰又殺蟲又肥田,第二年水稻長勢特別好,稻瘟病也沒了。白沙溪兩岸取得了很好的收成,而白沙老爺自己挑回的一擔石灰,把白沙廟內外全部粉刷過正好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