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幾年,歐洲、北美木材大量進入我國市場,不少作為家居裝飾的高檔材料,如黑胡桃、美國櫻桃、美國橡木(白橡、紅橡)、加拿大鐵杉、歐櫸(European beech)、楓木、桃花心木Mahogany等,多數木材作為飾面板、線條在家裝中大量使用。同時,非洲木材也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非洲木材來源主要集中于中非和西非幾內亞灣沿岸的熱帶雨林中,如剛果、幾內亞、加蓬、科特迪瓦等,另外東南部的沿海及島嶼也有一些優良木材。由于非洲、美洲、東南亞等進口的木材在市面上銷售時很多都是講俗稱的,比如沙比利、鐵刀、紫檀、斑馬、綠檀等等,并不是稱呼木材樹種名稱。南美木材主要有玉檀香、綠檀,而綠檀是地板市場上,只有少數幾種木材的價格每平方達到千元以上的,學名是維臘木。這種木材是美洲木材中的極品,木材自身會散發淡淡的檀香味,同時顏色淡綠,綠檀因此得名。東南亞是世界上第二大熱帶雨林地區,也是世界上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向來以出產優質名貴木材而聞名于世,我國明清時期家具所用的各種木材除了我國自產的幾種優秀木料外,很多都是從東南亞的印度、老撾、緬甸、泰國、印尼等國進口而來。不過近年來,由于砍伐過度,木材接近枯竭,東南亞各國都嚴格限制了開采政策,因此更遠的南美洲就成了木材進口的主要來源,這也是實木地板大部分都是從南美選材的原因之一。
“紅木”一詞來源于清末,那時為了區分傳統的紫檀、黃花梨家具,把從東南亞進口的酸枝類深紅色心材的硬木稱之為紅木,到了現代,我國結合了明清時期的傳統用材,再聯系現代常用的從國外進口的深色木材,重新制定了紅木標準,新的國家標準規定了木材中的兩個科、五個屬、八個類、三十三個樹種的木材稱之為紅木。紅木中紫檀屬樹種有兩類,一類是紫檀木類,只有一種木材——檀香紫檀,另一類是花梨木類,有七種木材,分別是巴里黃檀、賽州黃檀、交趾黃檀、絨毛黃檀、中美洲黃檀、奧氏黃檀、微凹黃檀。
在國標紅木的33個木種中,并沒有越南黃花梨這種木材,但事實上,越南黃花梨是僅次于海黃、紫檀后排名第三位的珍貴硬木。這也是收藏界和學術界分歧最大的地方。經過檢驗,證實越南黃花梨和海黃一樣是屬于豆科黃檀屬的木材,但至今沒有中文學名,只有一個越黃的稱謂。主要產于越南和老撾交界處。木材邊材淺黃色,心材淺黃、黃、紅褐至深褐色,并夾帶深色條紋,木材紋理交錯,氣味帶有較濃的酸香氣。在木材性能上,越黃也是不可多得的良材。由于越黃與海黃屬于同屬的木種,在木性上與海黃還是很相近的。同時一些品質好的越黃無論從紋理、色澤上與海黃也不相上下,所以在市面上很多越黃木材都用來冒充海黃。盡管如此,越黃和海黃還是可以從本質上區別開來,首先在味道上,海黃散發的是醬香味,而越黃散發酸香味,有學者認為越黃就是酸枝的一種。同時在紋理上,越黃與海黃也有區別,越黃紋理寬窄不一,相對來說比較渾濁和雜亂,沒有海黃那種清晰通透的味道,同時棕眼較大。當然,也有極品越黃和海黃難辨真假,不過價格也是十分昂貴。另外,多數越黃油性差,木材發干,沒有油性重的海黃那種溫潤如玉的感覺。但即使如此,越黃的紋理也是十分養眼。越黃紋理,相對于海黃比較發澀、紋路發散。
木之再設計主要講的就是舊木之再利用、沉船木之利用、舊家具之再利用這些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天寧寺邊上開的一家會所,全部都用沉船木做的。沉船木在海南很多,大家如果去海南旅游過的,可能會發現沉船木很多被運用在賓館的裝飾上。還有古沉船木做成的家具。在古代,船用的木料首先要經得住海水的腐蝕,用的都是非常堅硬的好木材,在水里沉了幾十年幾百年之后撈出來,木頭里面的蟲子全都死了,經過這種天然的防腐蝕處理之后再做成各種各樣的家具,非常漂亮,天然的蟲洞也非常美。還有用沉船木拼貼的墻壁,沉船木因其在海水里浸泡多年,顏色會加深,并呈現特殊的肌理,特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