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與建設:
“十一五”期間我區持續開展了“千庫保安”、“萬里清水河道”、“千萬農民飲用水”、“烏引”、莘畈灌區節水灌溉等農田水利項目建設,并充分兼顧鄉鎮面上小型農田水利維護和配套,全區水利建設總投入9.2億元。
主要成績有:
一是水庫除險加固和山塘整治工程。完成莘畈、上陳垅等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23座,完成山塘綜合整治35座,投資2.4億元。
二是干堤加固及小流域治理工程。新建婺城新區城市防洪工程5.4公里、橡皮壩2座,實施衢江、武義江干堤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0公里,建設“萬里清水河道”工程74.59公里、農村河溝整治139.26公里,共投資3.3億元。
三是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完成“烏引”、莘畈等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完成渠道防滲襯砌83.6km,配套建筑物419處(包括8座堰壩)。擴大灌溉面積1.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8萬畝,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72,灌溉保證率從75%提高到85%,新增糧食生產能力74萬公斤。總投資1.5億元。
四是積極實施市本級村級小農水項目和園區配套建設。通過持續組織實施金華市本級村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每年爭取到位補助資金250萬元,切實解決農村基層水利設施維修配套,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積極參與農業“兩區”建設,在洋埠、湯溪等糧食功能區實施渠系配套43.3公里;加強全區水產養殖指導和服務,指導建立省級龍門漁業精品示范園區,做好相關水利設施配套建設和服務。
2011年實施的9座水庫除險加固和衢江后張堤二期2公里工程在年底前已經基本完成主體工程,目前抓緊做好各項工程的附屬工程建設,按計劃在今年汛期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設任務。農村水環境整治已按計劃完成40公里河道和農村河溝整治任務。 “農田水利重點縣”工作情況
2010年度項目建設主要完成整治山塘30座;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5處1990畝;新建泵站5座;灌區改造8處,渠道襯砌61.45km,渠系建筑物104處。工程總投資2298.9萬元。該年度項目經省財政廳、水利廳專家組績效考評獲得優秀等級。
2011年實施山塘整治32座,灌區節水配套改造9處,高效節水項目6片,工程總投資2558萬元。年前各工程已經完成主體建設內容,按計劃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設任務。
2012年計劃實施山塘整治28座,灌區節水配套改造8處,高效節水項目4片,工程總投資2300萬元。目前各有關鄉鎮正在積極主動抓好項目組織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深化水利改革發展,加快推進“十二五”農田水利建設
“十一五”以來,我區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較大成就,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我區水利仍然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是需要除險加固的病患水庫、山塘數量較多,河道及農村河溝整治任務繁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配套不足,老化失修嚴重,運行效率不高。特別是中小型灌區節水改造優先安排干渠、支渠的襯砌加固及渠系配套建筑物建設,末節一公里毛細渠道的維修加固還存在不少問題。根據中央和省、市各級黨委、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區情水情實際情況,《婺城區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并經區政府批復同意實施。
“十二五”期間全區農田水利建設主要任務:
一是深入實施“強塘”工程。“十二五”期間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3座,完成山塘整治105座。加快實施錢塘江流域干堤加固和小流域治理,完成干堤加固19.7公里,其中衢江干堤加固7.5公里,金華江干堤加固12.2公里,小流域治理100多公里。
二是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圍繞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同步配套完善水利設施,完善灌排配套渠系,實現農業“兩區”水利設施的現代化。深入實施烏引、莘畈等灌區改造,加快小型水庫灌區改造,切實完善渠道襯砌和渠系建筑物配套。加強“五小水利工程”建設,2012年前完成小農水重點縣建設任務。新建和改造一批小山塘、小堰壩、小水池、小泵站和小溝渠,加快末級渠系改造和田間工程配套,完善灌排體系。積極實施“百萬畝噴微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