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上套著紅袖章,一手提一只大號橙色環保袋,一手握一把鐵鉗,行走于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區,時而拾撿路邊的垃圾,時而勸導居民的不文明行為……這就是活躍在婺城區乾西鄉西苑社區的一個特殊群體——一支由花甲、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組成的環衛志愿者隊伍。
記者采訪當天,輪崗的是72歲的陸寶珠和81歲的宋菊仙。早上7點,天剛蒙蒙亮,兩位老人從居住的小區鴻欣苑出發,途經碧春路和天師路,再走到工貿街,一路上看到垃圾就停下來,用鉗子夾到環保袋中。白色塑料袋、用過的紙巾、一路掉落的菜葉……一俯一拾中,兩位老人很快就撿了滿滿一袋垃圾。
正是冬寒料峭的時候,空中還飄著細雨,記者問兩位老人冷不冷,陸寶珠笑笑說:“出來活動活動反而不覺得冷,我現在身體還比以前好呢。”據了解,志愿者兩人一組按天輪值,不管是酷暑難擋的大熱天,還是寒冷刺骨的雨雪天,從不間斷活動。
“又出來做好事啦!”、“早點回家吧,別淋了雨。”……記者隨兩位老人拾撿垃圾的這一路,常常聽到沿路居民對老人貼心的問候。數年堅持不懈的無償服務讓這一個個志愿者老人都成了社區居民的老熟人,他們的熱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原先天師路占道經營的現象十分嚴重,很多商鋪將貨物擺到了路上,既影響了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又給保持環境衛生帶來很大難度。通過我們志愿者一次又一次的勸導,現在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西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徐和慶告訴記者,志愿者在勸導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爭吵,但是這些老人從不生氣,對方如果出言不遜,他們還會好言相勸。
“耐心和講道理很重要。在馬路上擺攤,既影響環境,又有安全隱患。大家都是通情達理的人,你同他好好說,還是會聽的。”陸寶珠對此頗有心得。她從2007年搬進西苑社區的鴻欣苑居住,就一直堅持參加志愿者活動,因為表現積極,還受到了市里的表彰,被評為“創衛積極分子”。64歲的志愿者劉玉珍身有殘疾,也滿腔熱忱地參與到義務環衛工作中,社區里巡邏、清理野廣告、整治環境衛生,這些活動中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常常對人說:“進行義務巡邏,既可以當做鍛煉身體,又可以讓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好,這是一舉兩得的事。”
據西苑社區主任陳慧介紹,這支老年環衛志愿者隊伍成立于2003年,現有11位成員,平均年齡70多歲。“一開始只是一個想法,能不能組織退休的老年人,大家一起為社區做點事。沒想到大家積極性很高,堅持了這么多年,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