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雅畈鎮了解到,自從該鎮出臺工程禁包令以來,明確村兩委干部等八類人員不得承包承建本村范圍內的由政府或村集體出資或部分出資的工程項目,有效防止了村干部在工程領域的利益沖突。該項制度實施以來,在機關鄉鎮“一把手”監督調查問卷中顯示有效率同比上升了15%。
近年來,婺城區紀委認真落實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等黨內監督各項制度,注重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規范權力運行。據區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制并舉”通過建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規定各鄉鎮(街道)、各單位均建立由“一把手”任組長的監督小組,加強對分管領導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促使主要領導做到既不直接分管、又不放任不管,真正形成“副職分管、正職監管、集體決策、民主監督、公開公正”的工作機制,促進權力公開、公正、規范、透明運行。
在蔣堂鎮,多年來一直推行重大事項民主懇談制度,規定重大工程項目決策前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及有關村干部、村民、企業代表征詢、懇談,增強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雅畈鎮各村全面推行村務民主決策“四議兩公開”制度,提高了決策的群眾參與面,促進了權力規范行使。洋埠鎮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和聯系制度,實現村民代表“常任”,加強了對村級“三重一大”事項的監督。通過實施重大事項民主懇談制,在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決策前,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及有關村干部和村民、企業代表,以征詢會、懇談會形式征求意見建議,增強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同時建立新任領導干部任前廉政報告制度,區紀委對報告內容進行審核,實現監督關口前移,防止“帶病提職”、“帶病上崗”。今年,全區所有擬提拔領導干部均進行了廉政報告,責令重新報告5人次。
今年以來,區紀委對群眾反映的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按照“三不”和“四個必須”的標準,實施以“信訪通知單、信訪交辦書、信訪整改意見書、信訪談話呈辦單、專題民主生活會呈辦單”為主要形式的信訪監督,著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共實施信訪監督41次,發出《信訪通知書》31份、《信訪整改意見書》28份,個別提醒談話10次,督促召開民主生活會5次,解決黨員干部在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的一般性問題34個。
在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區紀委穩步推進“四化”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建設,著力抓好“三項清理”、“五查風險”和分類管理工作,構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防控模式。把流程再造作為事前預防的關鍵,逐項編制行政職權流程圖,使權力行使有據可依、按章辦事。在操作特色化方面,做到結合業務創特色、適應形勢創特色、突出重點創特色,促使廉政風險防控建設與單位職能、社會關切有機結合,解決突出問題,推動中心工作落實。同時加強經常性檢查指導,實行“每周一報”制度,對工作不到位的,實施黃牌警告,確保任務落實。截至目前,全區132個單位共查找廉政風險點15217個,編制職權目錄98份,業務流程圖2632份,制定并落實整改措施2157條,健全完善文件5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