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洋埠鎮下潘村的七旬老人章福彩心情很好,因為在足不出村的情況下,他就辦理好了兩個兒子新建房屋規劃審批手續這一“頭等大事”。老人家說,現在的政策好,干部好,都盡量幫助百姓辦事。
近日,洋埠鎮規劃所轉變了以往農村建房審批的服務方式,改被動為主動,替農民們省了不少心事。記者了解,以往,洋埠鎮各行政村的村民們如果需要辦理建房規劃審批手續,都要統一到洋埠鎮規劃所村鎮處辦理。具體程序為建房群眾須先到鄉鎮的村鎮辦填表提出申請,之后回到村里辦理相關手續,然后再到鎮里交件,等待村鎮處審核之后再去村里踏勘現場。“手續繁瑣不說,沒幾個來回還搞不定,要是遇到資料不全的情況更是麻煩。”章福彩告訴記者,而對于上了年紀的村民來說,要辦相關手續就更不方便了。
今年4月份,市區農房建設審批權下放新政拉開了帷幕。7月份開始,洋埠鎮規劃所結合本鎮實際探索“轉變服務方式”,通過向群眾公開服務電話,采取預約和上門服務的辦法,變“向上跑”為“向下跑”,不論周末還是節假日,只要群眾有預約,工作人員就帶上相關材料,在最短時間內主動到村便民服務中心辦理規劃審批服務。
該鎮規劃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服務方式的轉變,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改變了工作人員在思想上的服務基層的意識。據了解,截至今日,該規劃所已幫忙上門辦理各類審批手續約二十多件,現如今老百姓們對對規劃所得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也堅定了大家服務基層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