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侍王府
太平天國侍王府坐落在金華城東鼓樓里酒坊巷52一3號,是我國現存太平天國王府建筑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藝術品最多的一處,極為罕見,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侍王李世賢,廣西藤縣人,太平天國后期的重要將領,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5月28日,他率太平軍進軍浙江攻克金華后,遂以金華為中心建立太平天國浙江根據地。侍王府為當年李世賢在浙江的指揮中心。侍王府原系唐宋時州衙所在,元為宣慰司署,元末朱元漳曾駐此。明時為巡按御史行臺,清朝為試士院。太平軍攻克金華后,即在此召集工匠大加修茸,并在原千戶所;日址構屋數重。整個建筑分為宮殿、住宅、園林、后勤四部分,毗連寬廣的練兵場,總計占地面積達63000多平方米,現保存原有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其中,耐寒軒前的二株高數丈的千年古柏,相傳為五代吳越王錢謬親手種植,歷經1100多年,如今軀干斜而不倒,枝葉直指云天,因而被譽為“活文物”。
太平天國侍王府是太平天國的藝術寶庫,其壁畫、彩畫之多為全國之最,超過全國各地太平天國遺址所保存的壁畫、彩畫之總和,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而且也是研究太平天國革命歷史的珍貴資料。
據記載,這些壁畫是當年侍王召聘“長毛畫師”方梅生等人創作的,在太平軍撤離后被人涂上了一層石灰,才被保護下來。直到60年代初,侍王府進行維修時,脫掉幾塊石灰,露出色彩,終使如此恢宏的壁畫重現天日。而與之同期的南京天王府壁畫,則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風雨中了。不過,侍王府的壁畫構圖巧妙,設色豐富,內容廣泛,加之年代已久,要準確重現原作的風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侍王府壁畫的奧妙在于,史載天國壁畫不繪人像,但恰在這西院即有《樵夫挑刺圖》、《四季捕魚圖》,畫面上人物惟妙惟肖。為何侍王不顧天朝禁令而擅為此事,還著實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