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建婺城最美的新村”
——記白龍橋鎮筱溪村黨支部書記鄭傳新
“如果這屆能再次當選村支書,我將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把村里的規劃搞好,讓老百姓住進新村、住上新房;我還要壯大村集體經濟,把我們筱溪村建成婺城區最美最好的新村。”白龍橋筱溪村的鄭傳新在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競職演說中信心十足地說。不久前,他以高票再次當選該村黨支部書記。這次,他已經是第三屆當選村支書了。
現年47歲的鄭傳新,1995年開始擔任村主任,從一個承包工程的商人轉變成了一名村干部,他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政府項目支持,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工程。自來水改造工程的實施,全村老少喝上了清潔干凈的自來水,告別了以往渾濁還伴有濃重牛尿味的地下井水。進村道路從以前的機耕路變成了5米寬的水泥路,方便村民外出。電網改造工程讓筱溪村的人居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
2008年至2010年,是鄭傳新擔任村支書責任最重、最艱難的三年,也是他最有成績的一屆。“村上三、四個最難的遺留問題全部得到解決,最主要的是爭取到120畝筱溪新村的規劃。”一位村干部高興地說,村民們終于可以實現盼望已久的住新房的愿望了。“在職一天就要為民干一天實事。”鄭傳新說,他不能辜負村民的期望。而且,作為一名黨員,他更要高標準要求自己。
2003年婺城新區西遷,要征用筱溪村1000多畝土地。當時已是村支書的鄭傳新帶領村兩委干部在一個月內,把1200多坑墳墓全部搬遷,1000多畝土地全部征好。“筱溪村地處婺城新城區核心區域,地理位置獨特,隨著新區開發建設,我們村的老百姓肯定是受益者。”鄭傳新說,他堅信這一點,也這樣告訴老百姓,爭取得到大家的支持。
不過當時的新區開發,筱溪被列入了整體搬遷范圍,村民建房、村莊整治等各項工程都無法開展。其實,看著白龍橋其他各村都能進行轟轟烈烈的新農村建設,筱溪的村干部也‘癢癢’的,而且很多村民家庭條件好了,孩子大了,建房要求日益迫切。不過在鄭傳新的帶領下,多年來,筱溪村并沒有出現搶建、違建之風。他經常告訴村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應該考慮長遠”;另一方面,他又積極與婺城新城區建設指揮部等上級單位溝通協調,爭取新村規劃。在他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了二三十張規劃紅線圖。“我們一邊要跑上級部門,一邊又召開了無數次村兩委、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終于如愿以償了。”鄭傳新向記者解釋著最新的規劃圖紙,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據了解,120畝新村用地可以讓筱溪村至少200戶農民住進新房,而老村進行舊房拆除后,剩下的400多戶村民也能如愿以償。“從今年開始的三年內,我要和全村干部共同努力,進行高標準的村莊整治,讓筱溪變成新城區最美的農村。”鄭傳新十分肯定地告訴記者。
都說基層工作不容易,面對工作量大、任務重的實際,鄭傳新總是義無反顧。去年,筱溪村面臨國家重點工程杭長高鐵征遷任務,101戶農民要進行房屋拆遷,而且當時還有些遺留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工程前期勘探等工作受到影響。鄭傳新勇挑重擔,一面積極爭取區政府、新城區指揮部、白龍橋鎮政府的大力支持,終于把遺留問題一一解決;一面又無數次做村民思想工作,向村民解釋政策,每個戶主至少開到2至3次會議,去年11月27日凌晨2點40分,最后一戶村民滿意地在農房拆遷協議上簽字。
村民的切身利益,必須保證。國家的重點工程建設,不能延誤。他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領導的贊賞。鄭傳新,又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接下來,他要努力為筱溪村的美好未來忙碌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