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創新機制引導投入扎實推進“兩區”項目建設
項目是“兩區”建設的載體和抓手,我區積極探索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不同主體參與農業園區建設。據區農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選址合理、四至清晰、定位準確、任務明確”的要求,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規劃等,區里專門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精心選點,科學布局。目前全區已編制現代農業綜合區規劃2個,主導產業示范區建設方案2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建設方案13個。投資主體多元化。一方面,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引導工商社會資本投入農業園區建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參與園區建設,支持科技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到園區自主創業,形成了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骨干,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多元化建設格局。另一方面,切實加大財政投入,設立了“兩區”建設專項資金,每年從土地出讓金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農業園區建設;同時整合各類支農資金重點用于園區項目建設。今年已引進工商社會資本2000余萬元,整合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等項目資金1574萬元投入園區項目,目前已有17個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6600萬元。
項目運作法人化。借鑒工業園區建設的做法和經驗,積極推行農業園區建設項目法人化管理,形成政府加強服務、業主自行運作的良性機制。建設管理一體化。園區所有項目納入項目庫管理,并建立項目建設月報制度,由園區辦負責業務指導、進度督查、考核驗收,實現項目建設管理的規范化、一體化。區政府還將農業園區建設納入鄉鎮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促進園區建設工作的落實。
以先進模式指導經營努力提升“兩區”發展活力
園區發展活力來自經營主體的活力,我區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經營模式,努力實現園區持續發展。推動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完善土地流轉政策,落實激勵機制,利用行政、財政、市場等多種手段促進土地經營權流轉,推動園區內80%以上土地通過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今年全區新增土地流轉面積6100畝,其中園區流轉3240畝,湯溪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內土地流轉率已達48%。發揮龍頭帶動實現產業化經營。大力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湯溪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內現有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5家,農業龍頭企業聯結基地面積8691畝,年產值1.37億元。
鼓勵興辦合作社實現組織化經營。支持和鼓勵農民組建專業合作社,實現種養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營銷品牌化、管理規范化、社員知識化,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湯溪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內現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8家,其中市級以上示范性專業合作社8家,合作社成員總數1180個,基地0.8萬畝,帶動非成員農戶2100戶,全年銷售額近億元。群飛糧油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糧食規模經營服務模式”被評為省農業科學發展創業創新“糧食生產十佳典范”。注重品牌建設實現品牌化經營。引導和鼓勵經營主體開展品牌創建,通過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園區內現有省、市農業名牌13個,省、市著名商標7只,其中采云間、一枝秀等品牌已在省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