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思想干部,是輿論的引導者、理論的掌握者、政策的宣傳者,在爭創學習型機關,爭做學習型干部活動中必須走在前列。當前,部分宣傳思想干部仍缺乏學習緊迫意識,學習重形式不重效果。被動學,不是主動學。有的宣傳干部借口工作忙,沒時間學。學習積極性不高、學風不正的問題還相當嚴重,不僅影響個人成長,也影響事業發展。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步入了關鍵期,多元化思潮的沖擊和各種社會利益關系的調整,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凸顯,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明顯增多。宣傳思想工作擔負的政策宣傳、輿論引導、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任務更加艱巨。思想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好思想,新思路從何而來?來源于學習,來源于實踐。宣傳干部若要在自己從事的工作行業中,成為行家能手,非要有刻苦求學,安心研學的精神不可,一定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孔子曰:“君子學以致其道。”意思是說,品德高尚的人是通過學習達到其目的的。學習是黨員干部增長才干、提高素質、干好工作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正如毛澤東同志說的那樣:“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層面。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
學問學問,要學要問。一要主動學習,二要勤于思考。通過學習思考,有自己的見地了,就成了你的學問。學問千秋事。有首詩寫得好:“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窩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恰民生”。學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追求的人生理想是“立德、立言、立行”,其中“立言”指的就是做學問。
政治上的成熟與堅定,來源于理論上的成熟與清醒。不學習,怎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特別是黨員干部不注重學習,就容易在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學、社會思潮沖擊下,迷失方向,把不住大局。所以,政治理論知識要學習。我們要想做工作不違規、不違法、不出事,政策、法律知識要學習。做好工作的保證,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要有專業專長。不學習肯定會導致能力倒退,出現“本領恐慌癥”。所以,管理知識、專業知識要學習。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優秀文化成果也要學習。一個人長久不學習,不可避免會思想落后于形勢,精神世界也會陷于低級趣味。
近年來,中央領導在多種場合反復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可謂語重心長。
為什么有的宣傳干部講話作報告,空話、套話多,語言乏味,缺乏思想?為什么有的宣傳干部寫個調研報告,寫篇理論文章都感到困難?為什么有些宣傳干部缺乏創新思想,工作局面打不開,這與不注重學習有很大關系。
“學習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學習的進步,是一切進步的先導。”我們應該切實轉變對學習的認識。古人說: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要變苦學為樂學,轉變學習的態度。要帶著熱情學習,越學習越會體會到學習的興味。學習要有恒心,要養成勤于積累資料的習慣、勤于思考動筆的習慣。
學習貴在專注、持之以恒,要耐得住寂寞。有學生問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怎樣才能修學到他那般博大精深。蘇格拉底聽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蘇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說:“從今天起,每人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哪些同學堅持了?”有九成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
一年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哪幾位堅持?”這時的整個教室里,只有一人舉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后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為人做事,成功的最大秘訣之一是有恒,是要學會堅持,重視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即使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堅持下去,成功的大門決不會輕易地開啟。
深為毛澤東嘆服的清代名人曾國藩,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方面業績卓著。他就認為“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他在家書中屢次告誡兒孫:“少壯時,當從有恒二字,痛下工夫”,并強調“凡作一事,無論大小難易,皆宜有始有終”。
讀書學習貴在堅持。諸葛亮曾說:“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學識的增長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每天堅持學習,每天都會有所收獲與長進。不管工作多忙,事務多繁雜,忙里偷閑也要堅持讀幾頁書,至少在睡前可學習一陣子,哪怕十分鐘也好。古人曰:“日習,則學不忘。”
會學習的人,有學問、有思想、有思路,自己能寫、能講、能做。學習是宣傳干部提升自身素質,打開工作局面,推動事業發展的必然途徑。所以宣傳干部在平時一定要養成勤于學習的習慣,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作者系婺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