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文明城區復評如何開展?
———訪省文明辦城市處副處長王先忠
8月6日,婺城區召開迎接省級文明城區復評工作動員部署暨培訓會,會議邀請了省文明辦城市處副處長王先忠對我區復評迎檢工作進行培訓。“省級文明城區復評包括哪些內容?如何開展省級文明城區復評?”針對這些問題,記者與王先忠(以下簡稱“王”)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記:文明城區復評包含哪幾項體系?
王:復評體系包含了六個方面的項目:一是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二是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三是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四是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五是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六是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這些方面,可以說包括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方方面面。記:文明城區復評主要承擔哪些社會責任?
王:文明城區復評主要承擔三項責任:一是承擔著提高員工文明素質的責任。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都要經常對員工進行教育,以員工良好的素質來影響廣大群眾;二是承擔著清潔環境的責任,包括單位內部和周邊的環境;三是承擔著向外輻射文明的責任。
記:此次文明城區復評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王:這次復評,共有政務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法治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創建環境等7個方面、25項指標、61個內容、129個小項,滿分為100分。其中,問卷調查占16項,實地察看占34項,審看材料占11項,同時,針對各地領導班子的黨風廉政情況、人口計生工作情況、重特大事件進行綜合考察。
記:當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管理與被管理者之間一些不和諧的問題,在復評中如何克服?
王:我認為要做到三個強化:一是要強化管理目標人性化。城市管理部門應該首先樹立起以人為本,服務市民的觀念,切實承擔起管理、監督、宣傳教育和為市民服務的職能。二是要強化管理手段制度化。現在很多城市都成立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或執法大隊,但有的地方管理的成效不是很明顯。投入機制,監管機制,獎懲機制有待健全。三是強化管理方式市場化。跳出主要靠財政搞管理的傳統模式,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引進市場機制,運用經濟利益原則進行運作,達到既定的城市管理目標。
記:社區是現代城市的基礎,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場所。文明城區復評要從社區抓起。那么,在復評中如何抓好文明社區的創建?
王: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抓:一是改善人們的生態條件,提高社區生活質量。二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社區的社會保障程度。三是培育和諧親善的人際關系,構筑健康的精神家園。四是強化社區成員參與意識和參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