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堂鎮民政助理員徐俊響從事鄉鎮工作已有26年,2005年開始從事民政助理員工作。8月7日采訪時,他說:“以前根本沒想過成天與困難戶、低保戶打交道。既然做了民政助理員,我就認認真真把它做好。”徐俊響坦言,要做好民政助理員很不容易。既要了解政策,又要有熱心腸,還要頂得住壓力。圍繞“低保戶”這一相關群體,他講了三個小故事。
2007年下半年,蔣堂鎮清水塘村陳秋紅來到鎮政府遞交低保申請書。隨后的幾天,徐俊響與鎮聯村干部一道對陳秋紅進行家訪。陳秋紅丈夫于前幾年生病去世,家里欠了一大筆錢。在現場徐俊響看到房子雖然可以,但家徒四壁。“當時兩個小孩還在念書,陳秋紅的身體不是很好,勞動能力較弱。陳秋紅的大女兒很懂事。據說為了省幾塊錢,在學校只吃白飯不買菜。”徐俊響回憶說。但他強調:“在成為低保戶之前還要過公示一關。如果村民沒有意見,那就比較順利,如果有意見就麻煩了。”事后陳秋紅順利地加入了低保。
下面問題也許是每個民政助理員都要碰到的,那就是如果申請戶不符合低保政策,或者原先是低保戶,但現在家庭情況已有所好轉,不符合低保政策了,那該如何處理?徐俊響的做法是鐵面無私,嚴格把關。
蔣堂下尹村80多歲的洪某前幾天到鎮政府遞交了低保申請書。據了解,洪某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沒有固定工作,另一個兒子生活境況較好。按實際情況,洪某不能加入低保。徐俊響耐心做思想工作:“說實話,這些錢也都是國家的錢,如果符合政策,我肯定辦給你。”洪某起初還認死理。徐俊響又找到其兒子,和他說了低保的相關政策。徐俊響說:“兒子有贍養義務,村民比較容易了解。但女兒也一樣,不管嫁得多遠,如果女兒條件好的,也不能加入低保。這一點村民就很難理解。”蔣堂洪村70多歲的丁某有一兒一女。前年兒子因病身亡,女兒嫁到外地。丁某遞交了低保申請。徐俊響了解情況后告訴丁某不可以加入低保,無論怎么解釋老人都不能理解。“只有一個情況可以,那就是讓你女兒戶口所在地開一張低保邊緣的證明,你就可以加入低保。”徐俊響最后只好這樣對老人說。但據他了解,老人的女兒收入尚可。對于丁某不能加入低保,起初老人的女兒女婿也不能理解。經過徐俊響的思想工作,最終老人的女兒理解了國家政策。
蔣堂西楊村滕某系三級殘疾,且患有精神病,家中有一兒一女念書,全家僅以妻子幫人洗碗來維持生計。前年上半年,滕某遞交了低保申請。按照相關政策,徐俊響為其一家辦了低保。去年女兒畢業參加工作了,雖然工資不高,但也遠遠超出低保規定的范圍。徐俊響把其女兒叫到鎮政府,了解參加工作后的相關情況,并告訴她低保的相關政策。“我對她說像你家這種情況,已不符合低保政策。但根據你父親的特殊情況,可以辦理低保邊緣助醫卡。8月4日,女孩的姑姑就來辦助醫卡了。”
民政助理員不僅要做困難戶的貼心人,也需要為這項政策守住底線。就是讓真正困難、符合要求的村民享受國家低保政策。5年來,徐俊響都是這樣做的,他說:“只有做得硬才會讓老百姓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