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創衛大軍中,家住后街社區的張敦孝、周雅琴夫婦雖然身體欠佳,但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創衛工作的熱情卻很高。
心直口快的宣傳員張敦孝
張敦孝平時就是個直腸子,如果有人把垃圾放在樓道里,他會去勸說,對方聽不進去,他會主動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走在路上,如果看到墻上有“牛皮癬”,他會想辦法清除掉。有一次,張敦孝在地上看到一張隨地亂扔紙頭,就找到附近的業主,告訴他們要做好門前三包,垃圾一定要投入垃圾箱內。面對張敦孝的文明勸導,有些業主感到不好意思,連忙說:“好的好的,我們以后一定會注意。”
張敦孝今年已經67歲了。退休后,他主動承擔起社區里出黑板報的工作,這一出就是好幾年,每個月四五期,從未中斷,平時社區沒有給宣傳任務,他就利用每天看報紙的時間收集資料。創衛開始后,張敦孝便將身邊的創衛小故事收集起來,通過黑板報的形式曝光不好的行為,表揚好的人和事。前陣子張敦孝的心臟病犯了,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上個月中旬出院后,他又拄著拐杖去出黑板報。他說:“現在是創衛的攻堅時期,由于我腿腳不好使,其他不能做,我只能為社區寫點宣傳資料。”
衛生監督員周雅琴
張敦孝住院期間,他對63歲的老伴周雅琴說:“現在社區創衛忙,你身體好,就參加巡邏隊吧。”周雅琴也覺得有道理,便參加了后街社區的衛生監督隊。其實周雅琴身體也不是很好,開過三次刀,但她說:“就繞著社區走一圈,吃得消的。”衛生監督員的任務就是有時候要全天候地在轄區內檢查衛生狀況,清除掉“牛皮癬”,對不文明的衛生行為進行勸導,遇不能處理的事及時向社區反饋。盡管這些天天氣炎熱,周雅琴和同組的隊員們還是堅持每天巡查社區的衛生狀況。